遂宁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五大行动”为贫困人口治病减负

22.02.2016  20:30
遂宁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五大行动”为贫困人口治病减负 来源:四川新闻网          

   遂宁十大扶贫专项方案系列解读②

  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怎么做?

  “五大行动”为贫困人口治病减负

  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遂宁市目前有323个贫困村、15.6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一半的人群是因病致贫。如何帮助这些人脱离贫困?遂宁市新近出台的《遂宁市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专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未来3年医疗卫生计生扶贫的具体目标和进度安排,提出以“五大行动”和“八免四补助”为贫困人口治病减负。

   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

  实现贫困人口参保率100%

  “方案”中就提出对贫困人口实行“八免四补助”,对住院贫困人口全覆盖实行“先诊断后结算制度”。自今年起,对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和重特大疾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给予减免,力争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到2018年,基本实现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卡贫困人口中重特大疾病患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遂宁市卫计委党委办负责人冉莉英告诉记者,“这一目标将通过综合举措来实现。

  据了解,由遂宁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扶贫移民局、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残联以及区县政府共同参与的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将针对贫困人口开展全程经济有效医疗服务、全额资助参加医疗保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医疗爱心基金减负、医疗机构承担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等6项工作。

  遂宁市人社局机关党委书记钱洪博介绍,各区县正在探索建立贫困人员长期稳定参保缴费机制,全额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同时探索贫困户购买商业保险办法。通过这一办法,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将采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的报付方式。

   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

  贫困人群将享有4大类免费服务

  根据“方案”的要求,除了在家门口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之外,贫困人群还可以享受到多项免费的公共卫生保障服务,譬如,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妇幼卫生健康服务、免费开展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免费实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冉莉英告诉记者,“为诊断明确、在家居住、自愿接受服务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等等都属于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此外,农村贫困人口中的孕产妇还可以在具有资质的乡镇卫生院享受免费正常分娩、免费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等妇幼卫生服务。

   贫困村医疗能力提升行动

  3年内为177个贫困村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

  仁隆镇的贫困村矮垭口村距离场镇有3公里的路程,因为村里没有村卫生室,村民们看病大都要到几公里外的卫生院。不过,在遂宁市卫计委争取的项目资金支持下,漂亮宽敞的村卫生室已经建好。不久之后,村民们就能就近解决小病小痛了。

  记者了解到,在遂宁市323个贫困村中,仍然有177个村没有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未来3年,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村卫生室的建设项目,并优先考虑贫困村。”遂宁市卫计委计财科科长向爱民表示,“这3年,遂宁市将帮助这177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其中需要新建的村卫生室161个。”当然,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并不仅限于村卫生室,还包括乡镇卫生院。

  按照“方案”要求,除了加强基础建设之外,遂宁市还会通过完善城市医师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规定,建立青年医师下基层长效机制。

   贫困村卫生人才培植行动

  3年后贫困村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

  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学历偏低,人才的欠缺使得基层卫生计生网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而贫困村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有关部门将如何破解难题?

  遂宁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法依规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基层医疗单位空岗补员力度将是近两年内工作重点之一。按照“方案”要求,各地会根据基层卫生事业单位核准岗位总量和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空缺情况,制定招聘计划和实施方案。2017年底前基本补齐空岗。

  “方案”中还提出,到2018年底前,遂宁市将力争招募50名“三支一扶”计划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并由省市县(区)财政给予全额经费补助;遴选培养10名基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高层次人才。另外,通过推进贫困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所有贫困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在2018年前至少接受一次专业轮训,贫困村所有新进医疗岗位医学毕业生必须参加全科医生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届时,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贫困村每千人口力争配备0.5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

   贫困村生育秩序整治行动

  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在计生扶贫方面,“方案”中特别提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方便群众、服务上门,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一对一”联系贫困村贫困家庭制度,指导育龄群众选择落实适宜、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努力减少非意愿妊娠。同时,持续深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方案”中还提出要加大对贫困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待和扶持力度,做好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等工作,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