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党建促脱贫“支部+”模式引领致富路

22.05.2017  18:04

 

北川以党建引领脱贫,夯实基层基础,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创新开展“支部+支部+”、“支部+团队”、“支部+项目”党建促脱贫新模式,为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支部+支部+”,村村、村企手拉手。 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基础上,开展“村村拉手奔小康”活动,由发展较好的村、先进村帮带贫困村,实行党员共管、产业共建、资源共享,帮助贫困村在产业结构、基层组织及群众文化等方面补齐“短板”。坝底乡远近闻名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青坪村与贫困村通坪村结成共建帮扶对子,通过参观交流,通坪村党员群众不光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还学到了产业发展经验,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充分动员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开展“民企联村”活动,农村信用社、普网·药博园等100多家企业帮扶贫困村,落实帮扶项目83个,投入帮扶资金2248.3万元,发展特色种植面积12400亩,重点打造茶叶、魔芋、白果、白山羊、生态猪等精品农业示范基地,惠及群众5万余名,激活了农村现有资源,推动了持续增收。安福魔芋开发有限公司在桃龙乡建立银杏基地1000亩,为贫困户提供种子2吨,专用肥2吨。联合普网·药博园有限公司开展“本草富民”专项行动,依托北川药材种植优势,引领村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动员企业增加岗位,吸纳贫困户进厂务工,举办“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接受现场咨询,吸纳就业3340人。

“支部+团队”,技术、信息全支持。 围绕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将优秀人才选派到脱贫攻坚最前沿,发挥最优化的作用。采取人才库遴选、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聚集文化艺术、企业经营、农业技术等方面人才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成为脱贫攻坚的“智囊团”“顾问组”“咨询台”,做到有呼必应、有问必答。专家服务团下设教育、卫生、农技等8个与农村工作息息相关的小组,制作发放“专家服务团”工作手册,公布专家联系电话、电子邮箱、QQ和微信号,采取“集中服务+个性服务”的方式,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服务。同时,根据贫困村第一书记和贫困户需求预约服务,随时到村到户指导,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专家咨询服务。禹里镇三坪村在专家服务团指导下,村里的淘宝合伙人把红脆李的售卖信息挂到网站,很快销售一空。香泉乡紫霞村在专家服务团指导下,实施“乡风文明大行动”,新建了文化墙,建立了IPTV党员教育和农民培训中心,引导村民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专家服务团以组团式服务为基本方式,以问题和需求为基本导向,累计提供企业经营、农业技术、文化旅游等方面服务2400多次。

“支部+项目”,示范、引领强动力。 有机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鼓励党员创新创业,创办领办致富项目,拟用3—5年的时间,培育党员创业致富先锋1000名,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示范带动群众发展的中坚力量。发动190多名贫困党员参与“党员精准脱贫示范工程”项目,落实生态黑猪养殖、高山蔬菜等精准脱贫项目93个。村集体以省、市、县补助资金2万元入股,不但村上的贫困户可以分红,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收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兰辉精神,做脱贫奔康先锋”示范行动,培育党员示范户、示范基地、示范片860多个,带动贫困群众5000多人,党员不仅率先脱贫,还示范引领,彰显了榜样的力量。贯岭乡岩林村贫困残疾党员张其均申报了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项目,种植高山生态蔬菜20多亩,用单手刨出了致富路,有效激发了村里其他贫困群众“我要富”的愿望,纷纷种植高山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