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一个山区贫困县的供给侧改革

11.04.2016  10:21

 

    □ 王守蕾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春到北川,桃红李白,满目皆春。

    在该县安昌镇金龟村,几百亩的各色牡丹竞相开放,独具特色的露天烧烤营地初具雏形。

    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借助北川实施供给侧改革扶持精品农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当地人谷光明瞄准自驾体验游日益兴盛的新市场,承包了这片两千多亩荒坡地,办起了西羌莫尼山牡丹农庄,搞起了集赏花、野餐、亲子游为一体的自驾体验游项目,既把荒地化为宝,又推动村民就地打工增收。

    谷光明瞄准现代消费升级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只是北川聚焦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北川从淘汰落后产业、形成新产业集聚、厚植农村发展基础等重点环节入手,推出一系列举措助力县域经济绿色崛起、转型升级。

    “一退”+“一转”,腾出“笼子”。清退僵尸企业、转型落后产业是北川供给侧改革的先手棋。在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下,县领导挂帅,20多个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通力配合,按照“一企一策、扶优扶强、优胜劣汰、依法处置”原则,逐一上门,将四川北川工业园内连年经营不善、难以维持的僵尸企业逐一清退,腾出几十万平方米的厂房。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组织对县内的60余个小矿山、小水泥厂、小造纸厂,村镇周边、水源地附近的小养殖场等进行了关停,投入数亿技改资金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为今后发展腾出笼子、打好底子。

    “产业”+“清单”,发力“专精”。从优化产业布局入手,北川立足以往产业基础,将全县23个乡镇的产业发展整合成文旅发展、精品农业、通航经济、应急产业四大核心区域,逐一建立了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清单,陆续有针对性地引入了普网·药博园、电商产业港、北华总部等22个优势项目。全县4A级旅游景区再增一家达到4个,5A景区顺利通过复检,“两新”产业持续增加。推动全县的产业资源不断向通航产业、电商产业、应急产业、食品药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精品农业等优势产业集中,向绿色发展、“专精”发展转型。

    “脱贫”+“统筹”,着眼“同步”。北川牢固树立综合脱贫理念,从推动精品农业集聚入手,建起了41个农村淘宝服务站点、3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机构、5个精准脱贫专家服务团,逐村明确发展产业,积极打造产业品牌,不断引导产业集聚。从补齐农村发展设施短板入手,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大攻坚,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各类财政资金3.26亿元,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从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入手,实施公共服务城乡联动工程,使全县300多个农村就近享受到了高标准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实现24个贫困村摘帽,6820人脱贫,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80%,同步取得了新村集聚发展、城乡服务均衡、农民素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等多重效果。

    一系列的供给侧改革尝试,也为绵阳北川的绿色崛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2015年,北川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4个重点指标增速全市排名全部上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均位居全市第一,为这个贫困民族山区县县域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