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剑阁“多位一体”推动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

04.05.2018  21:04

 

   干群凝心力量大千年蜀道焕新颜

  ——四川剑阁县探索“多位一体”推动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新路纪实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位于“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地的四川剑阁县,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出贫困村163个、贫困人口32942户97303人,贫困村乡乡涉及、贫困人口组组均有,其中,深度贫困村占贫困村的28.22%。

  面对众多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小康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剑阁县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按照“产业发展为先、民居改造为要、基础建设为重、能力提升为本、政策保障为底、资源整合为径”的工作思路,以超常规力度“上马”安居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旅游扶贫、社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30个扶贫专项,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76个、减贫5.9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3%,当年退出的50个贫困村全部达到“一低五有”标准,13858名脱贫人口全部达到“一超六有”标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

  干群凝心力量大,千年蜀道焕新颜。2018年,剑阁县立足于“”,着眼于“”,落脚于“”,通过深化学习宣传贯彻行动、产业扩面提质行动、能力提升就业行动、危旧住房改造行动、对标补短巩固行动、成效晾晒比武行动等“六大行动”发起脱贫攻坚春季“大攻势”,68万剑阁人民秉承雄关精神,砥砺前行、攻坚拔寨,打响一场决战贫困的特殊战斗,探索出一条“多位一体”推动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

  精准施策提高脱贫质量

  剑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首位,脱贫攻坚集结号吹响后,剑阁庚即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导小组),用军事化的手段、部队式的管理开展攻坚作战。县总指挥部发挥统筹统领职能,下设民居扶贫、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等19个分指挥部,并把全县划分为五个战区,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分别担任战区指挥长,分团作战、分线作业、合力攻坚。73个市级部门、114个县级部门、42个社会团体和民营企业帮扶163个贫困村和396个非贫困村(社区),11157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32942户贫困户,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了全员集结、共同作战的格局。

  “严格落实全国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全市作风纪律深化年要求,县委、县政府采取立体化、交叉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督查方式,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督查考核。”县委书记向永东介绍说,县里成立12个督导工作队,划定区域常态化督查,县四大班子领导不分节假日开展密集明察暗访;县委4个巡察组每月对乡镇、部门开展一次全覆盖督查;五大战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流动现场推进会议,每月开展督导检查;进一步健全“清单制+责任制”脱贫攻坚推进工作法,建立脱贫台账,分月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做到年度目标逐项分解到乡(镇)到村到户,工作责任逐一分配到单位到人头,3月底前完成了对57个乡镇“春季攻势”的全覆盖督查。

  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全县仅2017年就整合项目资金达4.8亿元,全部投入到计划脱贫的50个贫困村4669户贫困户,确保每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整合资金“3个百万”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加强了基础、产业、民居、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建设,在全县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环境好、房子好、风气好、生活好,是走进普安镇光荣村这个依山傍水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的真实感观。依托紧邻城镇的区位优势,坚持以城带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融入普安现代农业园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旅游区,实现建房小区化、小区庭院化、庭院田园化。“有了科学规划,群众们搬迁也有热情。”据副镇长王步勇介绍,4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7户)共建房20幢,每栋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川北民居,房屋前后都规划了80平方米的“微田园”,生产生活两不误。新居还完善了公共服务配套,从下至上依次建成群众文体活动中心、教育宣传中心、党群公共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电商、远程医疗也建在了家门口,水(包括排水排污)、电、气、通讯线路全部地埋入户。

  光荣村是剑阁县突出推动安居扶贫的一个生动剪影。过去,农村土坯房较多,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土坯房的比例高达60%以上。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全县采取“建、改、保、拆、美、配”模式推动土坯房改造运动,将无安全住房的贫困户分门别类,全部纳入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避险解困、地灾避让范围。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770户、易地扶贫搬迁6907户20981人、建集中安置点318个,退出村每组达到1-2口当家塘,群众和已脱贫户全部解决安全饮用水;退出村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让贫困群众用上了放心电;加快公共服务配套,所有退出村村卫生室、文化室面积均在50平方米以上,有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和药品,有符合资质的乡村医生,全面落实卫计扶贫“七大行动”和县域内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所有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的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均在10%以内;村级活动阵地建设起点高、功能全,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网络村村连。

  根据全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县财政局目前已统筹到位资金两亿余元,全力推进全县安居脱贫各项工作。2018年安居扶贫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61户、农村危旧房改造5795户,重点脱贫村土坯房改造6739户、边远村土坯房改造4198户。

   产业扶贫确保持续增收

  天不亮就出发,肩挑背磨,一路蹒跚几十里去趟集市,回来天又黑了……在盐店镇拱石村54岁的贫困户熊明桂的记忆中,以前上集镇赶个场“两头不见光”。而现今,硬化公路直通家门口,一来一回只需1个小时,路两旁有机果蔬长势喜人,漂亮新居倒映在村口的池塘中,熊明桂的美好生活梦想照进了现实。

  贫困村通村水泥路全面建成,组道路硬化率达80%——变化源自全县构建出的“县有现代农业园、乡有主导产业园、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有增收小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剑阁县在大力推进产业脱贫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并围绕全县特色优势产业,以“四园”为载体推进产业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引导零散贫困户发展有能力经营、市场行情好、增收见效快、长短结合的种植养殖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贫困户,实现户户有产业、业业进协会。在产业选择上,重点扶持剑门关土鸡、生猪、牛羊等养殖业和核桃、中药材、优质粮油、林板等项目,成功引进巨星集团投资10亿元,在全县发展生猪100万头、剑门关土鸡1000万只,打造五指山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个,已建成省级抄手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建剑江园区和巩固升钟库区果蔬产业基地2.64万亩;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机电提灌站、现代农业示范市县(重点县)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农业污染治理与耕地质量保护等9个项目,截至3月开工率已达75%。

  在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为先、民居改造为要、基础建设为重、能力提升为本、政策保障为底、资源整合为径”的明晰工作思路指引下,安居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就业能力、习惯风尚培养、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培育等9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目前贫困村新建村特色产业园120个,户办小庭园11860个;新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2.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两万亩、中药材1.5万亩;新培育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组织163个、农民合作社128个、家庭农场19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数达到40个。通过建立“一司二社”,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50个退出村人均达27元,最高近60元,最低也在省定标准两倍以上,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实现人均纯收入3369元。围绕实现人均纯收入3600元的2018年度脱贫标准,今年计划脱贫户每户至少有1项短期增收项目,建成1个0.5亩以上小庭园,67个计划退出村每村建成300亩特色产业园,巩固提升已建成的“四园”。

  在柏垭乡井泉村,贫困残疾人赵玉林夫妇去年9月作为安置点第一户完工户,率先搬进新家,通过发展中药材、养殖业顺利脱贫,并将种植技术义务传授给身边的贫困群众。“养了200余只剑门关土鸡,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土鸡、土鸡蛋都不够卖,仅此一项收入1.4万余元。”老赵逢人便夸,尤为满意的是,足不出户就能在村卫生站远程诊疗平台上,“网约”到省级大医院的专家,享受和一线城市同质的优质医疗服务。

  井泉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户140人,其中易地搬迁46户120人,2017年经市、县验收实现整村脱贫后,开始探索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的蝶变。“一是高起点规划安居井泉,二是高质量建设业兴井泉,三是高科技推进智慧井泉,四是高标准打造人和井泉。”柏垭乡党委书记熊丽蓉说,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全村采取组团式选址、田园式设计、项目式建设,推行地下管廊、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实现空中无明线、污水不直排、烧火不冒烟,并瞄准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整村式推进土坯房改造。通过“鸡牛粪还田、鱼塘水浇地、粮草饲鸡牛”的循环生产模式,形成一个“田种粮经饲、林下有鸡牛、塘中莲藕鱼”产业体系,今年以来,贫困户户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更值得称道的还有全村建立的“e+农业”智慧平台、“雄关580”党群公共服务平台等,破解了长期以来农产品卖难、村民办事难等诸多问题,成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典范。“村上有产业监控平台,产业园中沙参长势如何,土鸡生长状况怎样,在村产业发展中心切换视频即可直观现场,消费者可随时查询安全生产过程。”据熊丽蓉介绍,贫困户家家装有电视摄像头,开设了便民服务、政策咨询等7个平台,群众可通过电视频道直观了解办事流程,同时预约服务。

  小小井泉村,折射出全县新村治理模式的大突破。以宣讲农村发展新变化为契机,剑阁县在农村广泛持续开展以“政策法治、感恩奋进、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活动,并将农民夜校制度化、常态化;挂联单位的干部职工全部进村入户,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激发贫困群众主体意识,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强化技术支撑,培育科技示范户496户,培训贫困户50890人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驻村农技员到位率、专家服务团指导服务面均达100%。

  2016年以来,县委、政府每年拿出近800万元对当年脱贫村村组干部的工作进行考评奖励。一是在原有村办公经费基础上,每村再增加5万元;二是村组干部每人每天补助10元,每人每月增加300元;三是按照村干部每人每月800元、组干部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进行绩效考核。“高酬高薪+绩效奖惩政策的出台,有力引导了当年脱贫村干部全脱产、全天候、全心全意为村工作,为民服务。”熊丽蓉认为。

   创新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

  “每个月有固定工资拿,厂里包吃包住还有年假,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东奔西跑,一边忙生计一边为顾不上家里而烦恼。”自从到了剑阁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扶贫车间”工作,剑门关镇双旗村7组贫困户袁术富脸上总洋溢着笑容。

  作为区域经济龙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大发展中,剑阁经济开发区坚持把探索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以‘公司+贫困户’为核心着力打造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全力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近就业增收。”管委会主任王龙说。一是强化党建扶贫,二是开展就业增收、“万企帮万村”、创新创业孵化、企业众筹、校企合作等五大行动,实现了民营企业近10亿元的产业项目资源整合,一大批以基地为先,以市场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主的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园区预计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岗位525个,每年可通过就业增收1618万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县以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特色林业、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和家政、烹饪、建筑、焊工等劳务技能为主要内容,共设立就业扶贫车间12个,建立就业扶贫基地10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897人次。按照“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原则,对农业、扶贫、商务等12个部门的涉农培训项目,进行“统一意愿调查、统一机构认定、统一下达任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培训监管”的“五统一”整合,并开展县内“四包”技能技术培训,实现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者培训全覆盖,做到“应训尽训、不落一人”。

  “开办了剑门豆腐制作、剑门关土鸡养殖、剑门石斛种植、林下套种、稻田养鱼等新型种植养殖技术精品‘扶贫专班’培训。”据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去年通过举办就业专场招聘15场次、送岗进村235场次,实现劳务输出20.27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24万人。

  随着社会扶贫模式不断创新,强大的社会力量逐渐成为剑阁脱贫攻坚中的一支生力军。全县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保障、开展荣誉激励等办法,发动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开展了帮扶贫困众筹和“以购代扶”活动,不断调动起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2016年,总投资5亿元,集育苗、种植、研发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铁皮石斛”项目落户剑阁,大手笔推行“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全面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扶贫攻坚,助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再添新动能。“不仅是种植基地,在后期规划中,公司还将依托民主水库的水源、周边的林地资源优势,建设林旅融合、三产互动的田园综合体,形成集精深加工、森林康养、中药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四川吴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描述项目远景,将打造出当地一个“绿色铺路、特色致富”的多功能新业态。

  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全县采取核心景区带动、旅游线路拓展、能人示范引领“三大模式”,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去年成功带动3753名贫困人口脱贫,占年脱贫人口数的27.1%。同时,通过扎实开展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全面落实了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三免”政策和教育资助政策,贫困家庭学生惠及面达到100%;在健康扶贫方面,公立医疗机构在挂号、取药、入院等环节增设了贫困户窗口,全面落实贫困户就医“十免四补助”,县财政出资保障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

  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剑阁提出,今年将统筹推进已退出的76个村和已脱贫的5.99万贫困人口巩固提升、2018年67个贫困村退出和2.345万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县摘帽达标建设提前启动“三个阶段性任务”。以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脱贫奔小康为基本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抓手,全面巩固提升现有脱贫成果,构建完善造血功能、改善改良输血机制、建立健全失血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脱贫奔小康长效机制,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个曾在红军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老区,正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战胜一条条险阻,攻克一道道难关,向着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阔步挺进。

巴中市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巴中作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任务十分艰巨。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巴中人民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创新性地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9.扶贫与移民
甘孜州召开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
  ●要坚持以精准布局为核心,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