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31.05.2018  17:54

 

  巴中作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任务十分艰巨。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巴中人民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创新性地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9.42万减少到2017年底13.57万,贫困村由699个减少到269个,贫困发生率由16.3%下降到4.5%。土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扶贫等一批先进经验也冲出大巴山,得到全社会肯定。

  回望过去,巴中脱贫攻坚的历史实践精准有力、生动鲜活;展望未来,巴中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渐行渐近、令人期待。

   号角阵阵紧

  全力破难攻坚

  十九大召开前夕,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见证着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璀璨夺目的历史篇章。在一张航拍照片上,新居依山傍水,道路畅通无阻,产业欣欣向荣。

  得知家乡的照片在北京展出,恩阳区下八庙镇钱库村村支书张尚文感慨:“乡亲们真是过上了好日子!

  这是巴中小山村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从极度贫乏到摘帽脱贫,张尚文的感慨,印证了巴中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推进。

  “必须坚定背水一战的决心,下定必胜信心,使出‘洪荒之力’,下足‘绣花’功夫,奋力决战决胜。”市委书记罗增斌的话掷地有声。

  实事求是调目标,集中精力补短板。年初召开的脱贫攻坚大会上,要求战略部署上“扣扣子”,责任履行上“担担子”,任务落实上“钉钉子”,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举全市之力,兴创新之策,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输不起、等不得!

  为此,市、区县两级均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政府领导和人大常委会、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市、区县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工作,大幅度增加市、区县扶贫移民部门编制和人员,乡镇均成立扶贫办,专职负责、细化落实。

  脱贫攻坚征程中,各级力量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没有什么力量比上下同欲更为气势磅礴。

   选准突破口

  下足“绣花”功夫

  撸起袖子加油干!位于大巴山米仓山南麓的巴中有了新气象。

  时至正午,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新居聚居点里,不时传出孩子清朗的笑声。饭桌上摆放着四菜一汤,冷科明一家5口吃得津津有味。

  因病、因学致贫的冷科明家,如今孩子每学期都有补助,妻子的医药费基本上全额报销。“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冷科明家于今年初搬到了新屋,还发展了茶叶、养猪等产业。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61岁的杨志甫,从木板房到土坯房再到砖瓦房,杨志甫30年搬了3次家,“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不同致贫原因享受不同扶贫政策,奔的却是同一条小康路。每一个脱贫百姓身后,都有精准细密的扶贫工作。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把“精准”作为一种工作要求、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能力素养,强化精准扶持,下足“绣花”功夫。

  坚持长短结合培育增收项目,大力发展“五园”经济,延伸发展乡村旅游和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构建“基地+企业+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越来越多贫困群众搭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

  统筹运用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帮助5.1万户17.5万人住上好房子。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巴中点位获得好评,8种住房户型设计在全国推广。

  为让贫困户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我市将贫困人口纳入扶助范围,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96.98%,县域内就诊费用个人支付控制在10%以内。

  创新“五专五到”教育扶助机制,对18.87万贫困学生实施救助;积极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没有高大上,每一步都脚踏实地精准务实。山还是那片山,却一天天变换了模样;人还是那群人,却越过越有精气神。

   建好新机制

  沉下身子贴着帮

  听闻他要走,群众求他留。平昌县双鹿乡利民村第一书记王良成驻村坚守,带领群众修路建房兴产业,三年时间,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实现大变样,王良成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脱贫攻坚,最艰巨的任务在基层。为此,我市出台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实施意见,催生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先后提拔16名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副县级领导干部,从“四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93名。

  能力提升,才能适应新要求。突出精准化、精细化、全覆盖、严责任,市区县联动对帮扶干部就扶贫政策、方法、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全覆盖培训。

  难干的事要派能干的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尽锐出战。编印《脱贫攻坚精细化指导手册》,帮扶干部人手一册,对脱贫政策、关键环节、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常态开展“走基层”活动,通过采取“五访”群众工作法,搜集群众意愿、分类化解群众矛盾。

  将帮扶帮到位,贫困户干劲来。南江县高塔乡天宫村种植户梁丽蓉家种上了中药材,一年收入3万多元;巴州区清江镇昆山村鲜秀文栽下了果林,技术和销售都不用愁;南江县南江镇金碑村张永贵种了6亩茶,也种下脱贫的希望。

  扶贫仍在路上,攻坚正在进行。每一次的精准扶贫工作会上,“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一号工程”“立军令状”仍是市级领导的口头禅。

  决不落下一户贫困户,跟上“同步全面小康”的时代步伐,一首光辉灿烂的幸福之歌在所有巴中人的心中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