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砥砺奋斗 确保重建目标如期实现
书写独具中国特色的救灾重建新篇章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明泉
芦山地震两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灾区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弘扬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坚持以地方为主体,强化主体责任,正在不断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在人类灾后恢复重建史上书写独具中国特色的救灾重建新篇章。
灾后重建体制的科学构建。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的要求,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统一规范运行体系,配套出台联点帮扶、工期倒排、要素保障、对口援建等机制,形成“漏斗”式的一以贯之的指挥执行机制,确保重建提速增效。
各项政策组合的有力执行。四川紧紧围绕“发展型重建、人本型重建、生态型重建”这个主轴,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打出“组合拳”,形成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叠加的“洼地”,使政策落到了实处。
群众主动作为的创新实践。农房重建期间,由受灾群众自发选举成立的自建委“遍地开花”,农房重建完成后,又向“自管委”过渡,将灾后重建的建设机制延伸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管理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灾区干部群众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社会力量参与的独特贡献。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广泛凝聚社会正能量。灾区成立的全国首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深入县乡设立服务站点,搭建跨界互动平台,让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灾后重建。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省政府秘书长、雅安市委书记 叶壮
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扭住重建中心,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赶考”意识,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一是坚定必胜信心,聚力重建攻坚。广泛开展“重建为了谁”等大讨论和教育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的强大正能量。以项目开工为突破口,锁定“4·20”、“7·20”、年底等重要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形成网格化、下沉式、专业性责任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干部和技术“双下沉”,闭合重建资金需求,破解要素支撑难题。建立长效帮扶合作机制,对接7个对口援建市、8个省级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形成了重建合力。
二是坚持民生优先,致力发展提升。首位推进住房重建,引导农户适度聚居,对625户特困户和4482户建房困难户,实施政府“兜底”和综合帮扶,今年内全面完成城房重建。为增强造血功能,把产业重建作为雅安跨越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康的重要支撑,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芦山产业集中区、成雅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启动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茶产业等3个百公里百万亩特色产业走廊得到实质推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严守工作底线。强化主要建材质量全程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厉行节约,调整压减1.23亿元党政机关办公和业务用房重建资金用于民生项目。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阳光重建。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阳光重建
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黄昌明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央纪委监察部和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管好用好救灾资金物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借鉴“5·12”监督检查经验,围绕2419个重建项目和791.2亿资金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廉洁救灾、阳光重建。
一是整合监督资源,建立立体覆盖、无缝衔接的组织体系。针对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的实际,迅速构建纵横贯通的监督网络。对8个受灾县(区)、6个重灾乡(镇)、16个灾后重建重点部门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总投资376亿元的388个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同时邀请社会力量参与政策制定、工程招标、现场管理等工作。
二是坚持务实创新,探索有机统一、注重实效的监督方式。坚持时效性与规范性相统一,创新监督方式,确保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通过实行动态监管、集中督查、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发放通知书,逐一“挂号”督办;发现重大问题,及时约谈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是突出运行规范,形成约束严密、切实管用的制度链条。坚持把制度规范贯穿监督检查全过程,做到预防在前、规范在前、监督在前。抓住资金物资管理关键点规范运转程序,抓住招投标薄弱点约束操作行为,抓住腐败易发多发风险点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建立预控机制,健全权责体系。
四是坚持惩戒纠偏,严守快查严处、及时问责的法纪红线。紧扣社会关注热点难点,把从严执纪贯穿监督检查全过程,以执纪问责实效取信于民,包括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快查严处涉灾违纪行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等。
以规划编制和实施引领灾后重建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唐利民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探索恢复重建新路子的总体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省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牵头部门,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创新。
统筹谋划,坚持全方位全过程编制规划。在规划范围和内容上,以国家总体规划为根本依据,我省从特定领域对总体规划进行延伸和细化,编制完成并发布实施了11个专项规划,全面涵盖灾后重建主要内容;在规划目标和阶段上,按照恢复重建任务的轻重缓急,制定了各年度的实施计划。
广纳良策,坚持开门开放编制规划。在规划编制上,多次深入灾区调研,倾听群众意见,确保规划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成立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专家指导组;在项目审核上,最大程度地考虑灾区意愿和诉求,最终形成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项目,更加切合灾区实际需要。
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重建规划编制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恢复与提升、重建与发展的关系,实现“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目标。
立足实际,坚持突出特色编制规划。芦山地震灾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编制突出生态修复,加快生态功能恢复;突出雅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
强化服务,坚持依法高效实施规划。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及时将省级项目审核权限和招标事项核准权限下放到灾区。对保留在省上的少数审批事项,研究建立“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项目属地化管理优势。
探索地方为主的全口径灾损评估新路子
省民政厅厅长 黄明全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民政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民政部的支持下,在灾害损失评估、农房恢复重建、捐赠资金整合和后续生活救助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大胆创新,丰富了地方作为主体的灾后重建工作新内涵。
一是探索以地方为主的全口径灾损评估新路子。芦山强烈地震灾损评估是在国家减灾委员会和民政部指导下,由我省首次完成全口径灾害损失评估,为全面科学规划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是注重事权下沉和分类指导,及时高效服务灾区农房重建。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确定重建对象、登记造册,并根据受灾群众经济状况和家庭人口数量,对重建补助政策进行分类细化,实行分类分档补助。
三是探索建立“统筹整合、服务灾区”的捐赠资金使用新机制,为全面助推灾后重建搭建平台。为避免捐赠资金过度集中到特别受关注的个别灾区,造成“冷热不均”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我们将捐赠资金按捐赠者意愿划分为定向捐赠和非定向捐赠。同时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捐赠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四是建立健全“分类实施、全面施救”的长效救助新机制,为困难群众重建家园提供“底线”保障。从灾区财力较弱的实际出发,加大省级政策支撑力度,提出并实施灾害应急救助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冬春救助等制度有机衔接的全面施救长效救助机制。
多方筹集资金强化资金管理
省财政厅厅长 王一宏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全省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强化资金管理。
落实责任,综合运用“政府投、市场找、银行贷、群众筹”等多种方式筹集重建资金。一方面省级财政通过整合存量、集中增量、调整结构等多种渠道筹资,另一方面灾区市县财政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支持政策,统筹安排捐赠资金、援建资金;加大政府融资力度,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建立了农房重建贷款财政补贴、贴息、担保奖补机制,使用中央重建资金建立文化旅游基金、工业技改贴息基金、产业园区发展基金,积极推行PPP模式。
注重实效,科学合理安排重建资金。资金总体安排重点保障极重灾县和重灾县的规划内项目,资金分项安排重点加大对城乡住房、农村建设等民生项目的补助力度,对产业园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予以重点扶持;省级财政将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分配到灾区包干使用,市县灾区根据包干补助规模,分解细化实施项目,可对项目资金安排作出优化调整;按照“程序不减、时间缩短”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加快资金拨付。
确保安全,从严从实监管重建资金。严格资金管控,重建资金实行封闭运行,资金拨付直达施工企业和商品劳务供应商;加强过程管理,将重建资金运行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在线监管;强化绩效跟踪,各级财政开展多批次监督检查,建立检查台账,强化问题整改。
探索科学防灾四川路径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杨冬生
在中央统筹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的战略定位,贯穿于抢险救援、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构建严密的防范体系,探索科学的防灾路径,落实明晰的防灾责任,高效推进地灾防治工作。
震后两年来,我省始终把地灾防治工作作为“后重大自然灾害时期”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规划,提升地灾防治服务水平,开创性地在地震灾区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因时因地制宜建立了规划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防灾措施的针对性。
通过科学管理,提升地灾防治实施效能。选派专家指导组、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靠前指导”,为灾区一线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合理控制工程投资,确保资金精准投放。狠抓项目标准化管理,严格逗硬考核制度。应用推广高新技术,创新运用阶梯深潭系统等一系列新工艺,安装全国首批泥位计等先进设备,建立红外远程监控预警体系和指挥系统。
通过科学整治,提升地灾防治综合效益。创造性地将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监测预警等防灾措施与生态治理、区域复绿、土地复垦等相结合,切实拓展灾区地质环境容量。冷木沟综合治理工程既带动周边受灾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重建,又以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反哺工程后期管护,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目前,四川地质灾害高发、易发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抓好地灾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美丽四川做出应有贡献。
创新农房建管模式确保整体建设质量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何健
住建系统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承担了城乡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任务。在地震灾区相关技术、管理人才匮乏的背景下,住建系统为推进重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组建规划指挥部,确保重建规划严格实施。为避免灾后重建中各地方出现规划互不衔接、项目建设各行其是等问题,省上专门成立灾后重建规划指挥部,负责协调跨区域跨行业灾后重建规划、审查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在提高灾后重建质量和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新农房建设管理模式,确保抗震设防落到实处。芦山地震遇难人员,全部是农房倒塌造成。根本原因是农房建设没有纳入住建部门监管。这次灾后重建,省住建厅制定出台了《四川芦山地震灾后农村住房自主重建管理办法》,把农房建设纳入了住建部门的管理范围;组织师资力量分赴6个重灾县,举办24期建筑工匠培训班,同时组建了技术指导小组,逐村逐户进行巡回指导,确保农房建设质量。
发挥行业优势,创新推进机制。省住建厅直接负责芦山县芦阳镇、龙门乡、飞仙关镇和宝兴县灵关镇及沿线重大项目的灾后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创新推进机制,实行了规划设计总负责、建设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总管理、工程建设总督导和组织领导总指挥的“五总”灾后重建推进模式。
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省住建厅采取直接监管措施,抽调骨干力量常驻灾区,加强设计、施工、招投标等方面监管,对73家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净化了建筑市场。
探索“地方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重建新路
省农业厅厅长 任永昌
芦山地震灾区是国家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源好,农业比重大。在这样的限制开发区和典型农区推进灾后重建,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灾区实现城乡统筹、全面小康的关键。立足灾区特殊区情,聚力做大优势产业,我省努力探索“地方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重建新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奔康致富。
探索产村互动相融发展新路子,科学谋划农业产业重建。我们抓住重建契机,对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建设、文化旅游等专项规划,把农业产业重建放在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把产业和新村作为整体进行布局,实现产业与新村互动相融,同时实施“景区化”战略,挖掘灾区农业生态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探索联户规模经营发展新路子,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我们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灾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农民向新型主体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灾区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发挥新型主体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一体化经营路子,引导企业与灾区农户建立合同订购、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为灾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探索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子,切实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我们引导灾区农民瞄准市场需求,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绿、特、精”农产品,积极开拓市场,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公众参与推动灾后重建机制不断创新
省委党校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陈旭
灾区群众既是地震灾害的受害者,也是灾后重建的利益相关者和受益人。公众参与重建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权利,也是实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着眼未来”的重要保障。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正是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推动了机制不断创新。
公众参与促使灾后重建项目更具可持续性。芦山地震产生的各种影响使得受灾群众存在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受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远期效益与灾区群众短期利益有所冲突时,通过在重建委员会中运用整体协商或分步协商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决策过程,既保证了政府决策的主导地位,又让公众适度参与项目决策,保证项目的可接受性。
公众参与为灾后重建增添人本色彩。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项目实施主体让灾区群众尽可能地参与到决策的每一个环节,更多视角谋划、更多层次倾听、更广范围征集,坚持广开言路,让规划和重建的过程成为倾听民声、集思广益的过程。“民生优先、住房首位、科学重建”是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基本思路,在重建内容、项目选址、具体实施过程和最终检验上,均将灾区群众的切实需要和切身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大到专项规划,小到一个村的重建蓝图,都经过专家无数次反复论证和修改,反复征求群众意见,修改和调整方案,“参与式规划”的理念得到最好体现。
重建新路子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 唐永进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探索形成了一条“以地方为主体”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用特殊的方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的成功探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宗旨。在探索地方为主体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过程中,人们看到了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政党,看到了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中共四川省委及所属的各级党组织。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后重建过程中,坚持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优先,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重建优先,公路等基础设施重建优先……这一个个“优先”,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宗旨。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的成功探索,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从中共四川省委到重灾市、县、乡各级党组织,都展现了强有力的宏观指挥能力、群众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组织力、动员力的先进地方党组织。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的成功探索,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哪里危险多、哪里困难大、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干部辛苦两三年,群众幸福一辈子”成为党员干部的内驱力,“5+2”、“白加黑”成为党员干部昼夜奋力探索重建新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