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手段重实效 扶贫监督再加压
——直击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首次《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
“你们村的道路问题都解决了吗?”
“我们积极争取交通项目支持,群众投资投劳88万元,全村建成二级公路1.6公里,村(组)道路9.7公里,基本实现出门就上水泥路。”
“平昌顺枫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操作模式是怎样的?”
“这是全村357户村民一起成立的合作社。大家将扶贫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社会资金、山林、水塘等整合注入合作社,按每股1000元比例量化给贫困户及全体合作社会员、村集体,贫困户持大股,年终依股进行分红,确保扶贫资金有收益、能持续。”
4月10日,面对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的提问,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基层干部和村民先后作答。
“脱贫,产业是关键;全村脱贫,贫困户是重点。”率队在此检查的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光志对枫香村大胆闯出的脱贫攻坚新路表示肯定。
3月23日到4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兵分8路,先后赴“四大片区”中的巴中、广元、凉山、甘孜、泸州等12个市州多个贫困村,看村容村貌,询贫困群众,查基建产业,听意见建议,先暗访、再检查,随后召开汇报会,全面听取和了解各地对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情况,2016年《条例》执法检查时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2016年全省验收考核、第三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个性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去年开展了检查,今年又进行两次检查,如此高频率、高强度、高要求持续检查一个条例执行情况,在省人大历史上前所未有。”参与此次执法检查的一位基层人大代表感慨。
□记者刘佳
整改有效多个贫困村展现新面貌
“去年,我家种玉米稻谷收入1000多元,养两头猪赚了4000多元,子女给了4000元,还有2个农保1个低保……”面对检查组的“刨根问底”,张华杰直接“用数据说话”。张华杰是广安市武胜县三溪镇明灯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底已脱贫。现在公路修到了他家门口,曾经的土路全部硬化,家门口的空地也修整成了一个院子,他还花1000多元买了个净水器。
在广安,检查组发现,村组农户都通了电且安装上智能电表,村“两委”办公场地建起了文化室、卫生室、村史室、助困中心……“最让我们欣喜的是,除积极申请和实施改厨、改圈、改厕外,自购净水器的农户不在少数,困难群众不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而且开始注重生活品质。”检查组成员告诉记者。
“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这是去年检查组发现的贫困村共性问题之一。本次执法检查显示,多地水平已大有提升——
绵阳市北川县、平武县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重点解决贫困村入组道路问题,同时注重贫困村产业道路建设。市县职能部门还充分考虑扶贫投入效益,对个别分散居住的贫困户,考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或者D级危房改造等方式来解决道路建设成本高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阿坝州充分利用农村公路建设结余资金、大力整合涉农资金,对年内计划退出的贫困村开展通组入户路建设,有力缓解了到组到户死角偏多、群众出门难问题。通讯难的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截至目前,全州1004个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话率基本达到100%,126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有互联网。
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程度,避免扶贫产业趋同,降低产业发展的风险——这是去年执法检查时检查组一再强调的重点。为此,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产业同质化现象有较大程度改善。
南充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的“五方联动”模式,共建立326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实现已退出贫困村全覆盖,带动10多万贫困人口参与园区建设,去年入园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广元因人因户因村施策,通过安居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等积极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就业增收。
“在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时,还需进一步打造知名特色品牌,强化深度加工,注重市场培育,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检查组现场支招献策。
一些个性问题也得到积极解决。
甘孜在分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根据当年脱贫目标任务,以财力状况、贫困人口、贫困村个数、贫困县“摘帽”等因素指标确定权重设置,按照明确方向、额度下达、项目备案、绩效挂钩的模式,实行定向财力转移支付,以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凉山累计开办“农民夜校”3744所,参训102.5万人次,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帮助群众算好“政策账”“收入账”,同步实施奖勤罚懒措施,目前正在制订“以购代捐”工作方案。创新施策探索扶贫新机制亮点纷呈
在农村,盖新房是件大事。但对许多贫困家庭来说,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费用,让盖新房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达州市宣汉县创新扶贫理念,把原本只在城里流行的“按揭房”模式搬到村里,即由专业合作社出资建房,贫困户无息“按揭”,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逐年还款。此做法被检查组赞为“做法有效,经验新鲜,在广度、深度和精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苦干实干、巧干善干,结合实际,依法探索创新扶贫机制和方式,各地亮点纷呈。
泸州市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探索“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设立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项资金,大力实施农村电子商务镇村级网点全域覆盖工程。“政府推动、商务主管、供销主抓、部门配合、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高度肯定。2016年,全市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2亿元。
宜宾市扭住脱贫攻坚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突出难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如针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住房保障、医疗救助和教育扶智等重点难点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项目整合兜底、医疗救助兜底、住房建设兜底、上学救助兜底、产业培育造血兜底、教育培训兜底“六大兜底”保障方案,探索建立市带贫困县、“五联”脱贫、“造血”脱贫、“歇帮”产业扶贫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脱贫模式和机制。
乐山市创新财政金融扶贫,市县两级财政安排扶贫小额信贷风险保证金1.4亿元,用于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带动主体的补助、贴息、担保等支持,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6亿元,积极探索资金收益、投资收益、理财收益、金融造血扶贫“四种模式”,金口河区投入800万元试点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取得良好效果。暗访发力找出问题访出实情
“离开梨园坝村,我们朝川陕交界的两河口乡小南山村赶去。我们先到该村二组贫困户搬迁点入户了解情况。到村委会时,已是中午1点半,会议室里坐着一屋子人,村干部还在组织贫困户学习宣传政策、商量搬迁安置……”
这是执法检查组成员记录的一段暗访内容。
与前两年开展的《条例》执法检查相比,今年的检查强化了小分队暗访力度,并增加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新的检查方式,力求最大程度掌握真实情况,了解真实问题。“您对本村贫困户的评选过程和结果满意吗?”……几百份来自基层一线、对贫困户和驻村干部的问卷调查,详细展示了各地扶贫推进情况,成为执法检查一项有效手段。
检查组发现,个别地方帮扶措施较为单一,低保、救助等“输血式”脱贫比重较大,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一旦惠民政策取消或力度减弱,极易造成返贫。还有个别预脱贫村、户的产业发展停留在规划和招商上,有的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为此我们都现场提出建议,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宣传,落实对‘插花’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使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同部署同实施’。”检查组同时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脱贫后续措施要跟进,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尤其是长短结合、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确保经得起检验。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要进一步鲜明用人导向,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具有培养基础的干部放到脱贫攻坚战场中历练。要更加严格考核问责,查找形式主义、数字脱贫、弄虚作假问题。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落实、任务完不成的,要层层问责追责,绝不姑息迁就。”执法检查中,陈光志在进行个别谈话时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