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扎堆出台 凉山高校科技成果走出“深闺”
29.06.2017 17:42
本文来源: 科技厅
近期,西昌学院一项发明专利“抗紫外线汽车贴膜”通过凉山州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专利展示栏目公开挂牌后,成功与广州爱驹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接转移,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化。
一直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不畅通;转移后的改进成果分享权界定模糊,尤其是职务发明科技成果转移后发明人的收入分配以及确权方面等问题尤为突出。科研人员如果与科技成果的产权无关,必然缺乏转化动力。
该职务发明专利成功的转移实现市场价值化,标志着我州在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上迈入全面加码提速阶段。相比过去:一是转移转化及资金支持渠道拓宽。该专利技术依托了中心引入的“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公开挂牌交易。在前期投入市场寻找技术需求方时,获得了凉山州专利资助资金支持。二是在成果转移收入利益分配方面更加明确。按规定通过转让取得的净收入,应提取不低于50%用于奖励,对研发和成果转化做出主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这两个50%让科研人员的主体利益得到了尊重,并充分激发了高校研发应用型成果的热情以及将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是在成果转移后续改进权属界定上更具操作性。在凉山技术转移中心的指导下,与受让方签订合同中西昌学院对后续改进成果分享权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对该技术合同进行了认定登记。
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若干意见、凉山州专利资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等一系列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的出台,极大改善了科技成果供给侧结构,坚定了科研人员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决心,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本文来源: 科技厅
29.06.2017 17:42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赴宜宾开展《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调研
2017年6月29日,人大网
【聚焦•改革⑩】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编者按:改革,永远在路上。西南石油大学
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国家重大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地区
2017年6月20日,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