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⑩】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30.06.2017  10:22

 

 

编者按:改革,永远在路上。“十大”提升计划、40项重点任务的2017年攻坚作战图已经挂起,接下来就是一个字——干!

为充分展示西南石油大学师生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征程上的豪情壮志,鼓舞信心,从3月份开始,我们继续推出《聚焦•改革》大型主题系列宣传报道。

报道将聚焦我们目前积极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以及努力前进的方向;聚焦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管理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新亮点;聚焦十大提升计划的思路、举措、推进情况、成效;聚焦“十三五”规划中11个专项规划的思路、举措、预期目标;聚焦在改革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敬请关注,并期望广大师生提供线索,联系电话:83032490。

 

近期以来,国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动作频频,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改革信号的释放,对高校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面对技术供给不足、原创能力不强、企业创新较弱、产学研不紧密、专业水平偏低、收益分配不明晰等普遍问题,高校该如何冲破改革创新的天花板,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呢?对此,我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边是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一边是急需新技术的企业“望穿秋水”。如何让科技成果和企业尽快“携手向前”?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学校通过机制与平台的“两翼齐飞”与产学研用的“一体多促”,冲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壁垒,为改革创新“松绑”,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

 

两翼齐飞:冲破科技创新的“天花板

2016年我校荣获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作为钻井提速领域方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校年仅39岁的祝效华教授已授权钻井提速相关发明专利30余项,一些新方法和新工具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其中与成都百施特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签订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转化金额达到260万元。  

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祝效华先后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而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与学校的科研改革举措密不可分。  

为了突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壁垒,学校先后修订完成《西南石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西南石油大学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兼酬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师生员工进入科技园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根据新修订的《西南石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学校改变人才考核评估模式,经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业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和晋级的重要依据。

新确立的制度对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兼职与报酬、离岗创业、职称评聘、学生创业、产权管理、股份期权与股权奖励、种子基金、资源开放、咨询与服务等都做进行了详细说明。”科研处处长杨兆中表示,机制的完善激发改革活力,正成为冲破科技成果转化“天花板”的一翼。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如春笋般涌现。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及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6件、软件著作权13件;发表SCI、EI和CSCD收录论文158篇、著作3部;获2015年孙越崎能源大奖和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并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赵金洲教授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为了抓好平台建设这“另一翼”,学校搭建起三级平台:我校成立的全国首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与“工程训练中心”一起成为转化源头,是为“初级平台”;整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112个“科研实体机构”,是为“中级平台”。作为技术创新试验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的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为“高级平台”。  

三级平台的分层推进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科学研究-专利申请-成果孵化-市场开拓-企业成长等多个环节无缝对接,最后实现人员、资金、技术、市场、管理、制度、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的梯次融合。  

 

一体共促:完善服务体系为创新“松绑

 

我校参加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

 

 

机制与平台的“两翼”,突破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天花板”,但却不能为改革创新带来实质性的突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学校开拓性的采用“一体共促”的模式,为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松绑”。  

如何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各环节动态循环共促?学校从常规的单向发展转为双向结合的一体化循环。即正向:教学-科研-应用-产业化路线,与反向:产业-科研-应用-教学的“反哺”路线相结合。  

教学-科研-应用-产业化路线是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工程知识,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寻求理论突破,进入实习实训实验基地展开初步应用,最终实现产业化、市场化运作。  

产业-科研-应用-教学的“反弹琵琶”之路,则是从产业、市场、企业入手,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行业、企业、市场需求出发来开列“科研清单”,让产业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先导,逐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准度。最新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之后,又可以作为实训实习的科目与教学的素材,从而实现“反哺”。  

产业链群、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四者之间的循环互促是先行先试的核心所在。一体化模式下,学校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积淀,企业资本的力量,政府的空间与政策支撑,在双向循环互动中相互激发能量。  

然而,为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松绑”,科研成果的落地生根,我校进行了更多的探索。  

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学校与三大石油公司所属企业、部分地方大中型企业以及南充市、遂宁市等十余个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积极合作,使校企深度融合。  

同时,在全省首创科技成果发布和报告制度。近三年在校园网和其他渠道进行科技成果发布和报告近2000项次。每个结题项目必须提供成果简介,将成果材料在相关网站和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发布和成果推广活动,形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  

 

纵深推广:让成果转化走完“最后一公里

我校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在成果转化中,高校强调创新,研究“高大上”,但“”不出生产力;企业重视市场效益,强调“接地气”,却往往创新不足。要统筹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需求,就要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市场需求,并最终产生经济效益,走完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学校科研人员参加各种成果推介会和交易会,促进学校和企业形成一批成果的合作开发和市场化。三年来,学校科研处牵头与各大企业洽谈成果转化项目近500项。  

2014年10月,四川省政府在我校召开成果转化现场交流会。同年,我校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2015年,参加首届新疆石油石化科技成果暨专利技术交易会、扬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成都恳谈会、宜兴市科技与人才对接洽谈会。2016年,参加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会、2017年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日前,我校参加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多家企业和兄弟院校来我校的展位参观,并深入交流洽谈合作事宜。机电院杨迎新教授的“复杂难钻地层高效金刚石钻头新技术”、唐东林教授的“大型石化装备腐蚀缺陷在线检测爬壁机器人”、电信院张安安副教授的“海洋平台微电网分布式电压协同控制系统开发”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推荐和展示。杨迎新教授的项目还进行了路演推荐。

在首届天府知识产权运营高峰会上,举行了四川省重点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供需对接活动,我校与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委托运营项目4个:《抗泥包PDC钻头》、《宽镶齿牙轮钻头》、《特殊保径结构的短节工具》、《防止孔壁塑性变形的牙轮齿形与镶装方法》,委托运营签约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1800万元、1200万元、1200万元。

十二五”期间,学校签订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项目共计2345项,项目合同金额共计14.15亿元。2016年,学校签订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项目318项,金额达1.3亿元……  

在“激励”和“松绑”的双重刺激下,我校不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作用,让科技成果“物尽其用”,让科技人员“尽显其值”,让我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步入新规模时期。(杨玉凤)

 

 

 

 

 

 

来源:宣传部 审 核: 编 辑:杨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