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凉山彝区发展职业教育 探索职教扶贫新路径

05.03.2015  09:45

彝族学生刘福秀的家在凉山深处的会理县云甸乡荆凉村。从村里到县城,要走58公里崎岖的山路。这里交通闭塞、教育落后,人们靠天吃饭,没有一技之长,很多家庭经济困难。五年前,刘福秀来到四川现代教育集团会理职校免费学习。刚到学校的刘福秀,文化基础很差、普通话说不好、性格还很自卑内向……

如今,在北京湘鄂情餐饮管理公司任客户经理的刘福秀,月纯收入已有4000多元。“学校不仅让我学专业知识,还安排我顶岗实习、顺利找到工作,现在每个月能给家里寄两千多块哦。”说着说着,刘福秀笑了起来。

刘福秀的成长故事,是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每年在凉山培养的数千名优秀中职毕业生学习成长、就业成才的缩影。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是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专业化教育集团,现有8所学校、2个培训就业中心,300多家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在校学生7万多名,累计培养39万名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该集团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号召,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职教扶贫,为民族地区培养数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科技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等手段被重视和利用起来,并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所属会理职校、西昌职校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恶劣,造成这部分地区人民贫困的因素除了自然条件外,更加重要的是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落后,在许多贫困地区,多数人还是习惯于靠天吃饭,经济与产业结构单一,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不到普及与应用,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最重要的是提高落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转变生产方式,只有教会他们新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方式,才能使他们依靠自身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走向致富。因此,教育扶贫,尤其是职教扶贫,是治穷致富的一项根本举措。

■心系民族教育,积极投资办学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职教攻坚大会会议精神,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职教扶贫。

2009年以来,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凉山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资11亿多元先后举办了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和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

学校以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高标准办学,为凉山民族地区孩子打造了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学习、生活、实训环境,做到“一流校园环境、一流学校管理、一流队伍建设、一流实训设备、一流专业设置、一流就业服务”,让一大批彝族青少年享受到优质职业教育,为促进民族地区职教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中高职衔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初步构建了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心群众就业,主动扶贫济困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以“培养一名技工,致富一个家庭”为工作思路,坚持高标准办学。五年来,集团在凉山州举办的职业学校各民族在校学生已达万人,教职工700多人,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000多人次,帮助数万名适龄青年掌握一技之长。集团还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新兴集团、中国二重等1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50余个企业开办订单式培养班,累计培养初级、中级、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3万多人,毕业生90%获得中级及以上技能证书,就业率达98%,直接或间接帮助上万个经济困难家庭脱贫,得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认可,被当地群众称赞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集团坚持用爱心回馈社会,向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等单位捐款达1600多万元(多数用于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生活费达3000多万元。集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号召,投资300万元,为贵州省毕节市黔西职中购买设施设备、培训管理干部和双师型教师,并派驻专职副校长等管理人员帮助学校发展;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平山职校200余名各民族学生免除学费60余万元。近二十年来,集团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生活费和为下岗职工减免培训费等达1亿多元。

■丰富工作载体,践行民族团结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民族教育的政策,将民族团结教育放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渗透,净化育人环境。在教育实践中,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重要指示,使广大师生进一步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方针,最大限度把各民族师生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集团还积极参加四川省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彝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累计培养“9+3”项目学生千余人。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在民族地区办学期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等困难,在民族地区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为服务“三农”、扶贫攻坚和减缓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破解了民族地区优质职教资源严重不足的难题,为民族地区孩子成长成才、优质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集团董事长苏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深入四川凉山、贵州毕节等民族地区调研,对民族地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了在凉山办好学校,他花了一年时间深入凉山实地考察,他说,“到凉山实地考察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成才一人,脱贫一家’的重要意义。我下定决心,要在凉山办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苏华不但自己躬身实践,还撰写《关于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职教扶贫的建议》等关注民族地区、贫苦地区的多篇提案,为促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多方呼吁。苏华同志的敬业、勤业和乐业,深深地感染和带动着周围的人们。苏华曾写了一首诗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其中两句这样写道:“忠肝不惧创业难,壮志践行报国心。百计千方谋发展,廿载攻坚献吾身。”这是苏华作为一个民办教育工作者对已经走过的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2011年,苏华个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以往将贫困款平均分配到百姓手中,遍洒雨露的方式,会滋生和助长少数人依靠政府等待救济的思想。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利用,授人以“”,将致富的技能传播与普及到贫困地区老百姓的手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术与技能,扶贫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才能切实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星火燎原之势,使绝大多数人走上致富的道路。职教扶贫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开始可能会遇到阻力以及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将职教扶贫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做出成果以及成效来,培养出一大批技术能手和致富领头人,通过他们的带动和辐射,广大百姓的就业能力更强,创业思路更宽,从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