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精准式扶贫 已全面消除国家、省级贫困对象

17.10.2014  10:32

        今年,是成都市第三轮首批100个相对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二年。两年来,我市结合实际,着眼于解决“扶哪些、怎么扶、谁来扶”的问题,瞄准全市相对贫困的村、相对困难的群体问题,把扶贫目标、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措施、任务考核都细化到村到户,实现了扶贫开发方式从普惠到精准发力的转变,紧紧围绕成都2017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有效实施了成都特色的精准式扶贫。

        据统计,两年我市共安排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383.67万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近5亿元,有力促进了相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市已全面消除国家、四川省级贫困对象。2013年我市相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19元,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5.2个百分点。

        产业“造血

        两年送鸡苗87万余只

        农村扶贫,最终极的目标是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农村要发展,产业是支撑。

        在扎实推进“10个粮经产业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等“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我市支持相对贫困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了一批效益高、带动性强的优势特色产业,诸如蒲江县白云乡桥楼村村民种植猕猴桃,光明乡石燕村村民种植紫樱桃,以及观赏性树种(桂花、樱花),发展休闲农业;金堂县三溪镇长林村通过水稻专业合作社发展水稻高产示范片100亩,依托红提产业发展特色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等,均有效增强了当地“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全市100个相对贫困村均培育和建立了各自的优势特色产业。

        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围绕种植业、畜牧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带动农民有效增收。并通过培育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和完善了相对贫困村经营模式。

        作为产业帮扶的重点扶持内容,我市连续两年开展“送鸡苗、扶产业、助增收”活动,共计赠送鸡苗87万余只,促进受赠对象每年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通道路修水利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扶贫,基础先行。两年来,我市开展以相对贫困村道路交通、饮水安全、商业物流和信息化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道路交通方面,已有86个村的集中居住区及产业发展园区有水泥路(油路)与县域干线连接,58个村的集中居住区开通班车;农田水利方面,全市100个相对贫困村完成整治沟渠86.3公里,整治山坪塘84座,新建蓄水池484口,铺设水管网89.4公里;已有66个村基本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剩余34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可在今年之内全部解决。同时,加快推进了相对贫困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有82个村通宽带(光纤),有效提高了农业资源信息覆盖率。

        在实现道路硬化升级、水利设施完善、饮水安全等设施基础上,开展以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效益。

        软硬件同步升级

        村民家门口也能看病

        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相对贫困村除了硬件条件发生了改变,软环境的提升也在同步更新。目前,已有92个村建有卫生室,并结合我市2013年启动的“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设备提升工程”,对卫生室的仪器设备进行了“填平补齐”,并且村卫生室药物由当地卫生院免费提供,让村民家门口也能看病拿药;有44个村提升了文化活动室软硬件建设水平,实现每村配备了一名专业宣传文化辅导员,培育打造了一支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队伍,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市100个相对贫困村已实现金融服务体系满覆盖(电话pos机),农民可享受小额取现、网络转账等服务,消除了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空白村。

        在稳步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我市还在100个相对贫困村,大力发展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了远程继续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并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了同一区(市)县城乡“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供养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记者粟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