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舞巴山奏欢歌
富硒茶园采茶忙
旧院黑鸡
大巴山优良畜牧品种板角山羊
巴山新农村 罗兴明 摄
□王永明 王坚
万源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走入巴山深处的万源,处处一片繁荣景象:车间机器轰鸣,田间禾苗青青;山坡上繁花满树,养殖场牛羊满栏;高速公路车流如织,美丽新村风景如画……
近年来,万源市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为抓手,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攻坚克难,不断开拓,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万源“三农”发展谱写出一篇辉煌华章。
多措并举
现代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该市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紧紧依托传统优势农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农业,以促农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发展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万源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扩大传统农业优势,培育壮大新兴农产业。全市农业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富硒”理念,积极发展旧院黑鸡、巴山雀舌、优质水稻、高山蔬菜等传统特色主产业和青脆李、欧洲樱桃、红心猕猴桃、波尔多山羊等新兴农产业,扶持和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攫取更多产业附加值。2013年,全市粮食产量达27.22万吨,富硒土豆4000余吨,高山蔬菜8万余吨。巴山雀舌、天予药业、生琦茶叶、立川食品、花萼食品、巴山食品等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产值6.5亿元、利润1.5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农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万源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流转,积极推广“农户+基地+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一条龙发展模式,实现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去年全市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78个,发展种养大户98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积极推动名优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蜂桶蜂蜜成功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旧院黑鸡通过国家级有机食品评审,被授予“天府食宝”之称;花萼山获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农副产品获得花萼牌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并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万源马铃薯”、“万源富硒茶”均获得农业部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认证;“大竹河板角山羊”原产地证明商标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功;该市被成功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强县、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
机械化农业进一步发展。去年,全市实现机耕12.3万亩、机收4.19万亩、机械化育插秧0.2万亩。同时,全市农村机械化耕作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去年全年新建农村机耕便民道304公里、修复农村机电提灌设备312台、修复机电提灌站15座。
克难攻坚
新农村建设绘出新画卷
为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万源市力克诸多困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资金、政策和人力上加大投入,细化措施,严格监管,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就。
按照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相结合、产业建设与基础建设相结合、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相结合、完善功能和注重美观相结合的要求,万源市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核心,村落民居建设为重点,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13年,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约2.1亿元,重点打造万白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黄钟片区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竹峪片区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茶垭乡邱家坪川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园;大力实施“1733”示范工程,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3个、示范镇3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6个和“一村一品”示范村97个;加快推进青花、白沙、茶垭、旧院、八台、堰塘6个乡镇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以路、水、电、通讯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完善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今年,全市将新建村道公路77条,390多公里,涉及32个乡镇。整修水库8座,新建微水池、窖、井7500口,解决1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实现了光缆通、有线电视通,村村实现用电通、手机通。
同时,新村建设注重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加强绿化建设,完善图书馆、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注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坚持“依托产业建新村、建好新村兴产业”原则,采取发展新兴产业和壮大原有产业的方式,实现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做好新村聚点产业规划,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创建“产兴民富村美人和”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
强化培训
新农民成为时代新主人
社会发展,人才先行。万源市委政府牢固树立人才意识,花大力气加强农民培训。去年,全市共开设24个培训班,通过扶贫培训、劳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方式,共培训学员1050人次。
构建完备的农技教育培训体系。全市农技推广部门发挥科技推广前沿阵地的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农民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合理利用农广校、农业职业院校的科教资源,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大家庭农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积极参与新型农民培训。
着力加强培训环境优化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严格认定培训机构,优化培训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实训实践基地等条件。注重看与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相结合,让参训农民学有所用。
不断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实行“校企联合”,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开展 “校社联合”,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技协等组织,解决农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推广,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鱼塘圈舍指导服务,组织生产大户、示范户对左邻右舍现身“说法”,示范引导;通过举办农情报道、科普专栏、咨询热线和农技110等,大范围开展有关政策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经营信息等培训服务。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一大批懂政策、通技术、精管理的农民成为致富能人、带头人,极大地带动了万源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