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公车改革即将启动 一般公务用车将取消

06.03.2014  12:08
核心提示:公车改革之后,大量的公车如何处置?从此前试点的城市看,多是通过拍卖进行,但拍卖过程也备受诟病。对此叶青表示,政府部门应当委托专业的二手车拍卖公司来进行,而不要自行拍卖,以避免暗箱操作。

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要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场监管。

简政放权量质并重权力清单值得期待

【谈改革】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文章说,“简政放权”背后的原因是中国面临发展瓶颈,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也看到了体制改革的红利。现在的情况是政府管的还是太多,而我们要改的就是减少政府的管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这从理论上讲就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李克强去年曾承诺,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1700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即567项。截至今年二月,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达362项,加上承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这意味着放权总数将超过562项。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事实上,我国的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多年,但全国没有统一规定。长期致力于研究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报告表明,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即将启动,今后一般公务用车将取消。

此项改革最大的难题在哪里?叶青表示,主要是交通补助如何发放的问题,比如额度如何确定。此前比如温州车补,正处级每月可发放3100元的补贴,叶青认为这个标准过高。

作为副厅级的叶青,每月交通补贴1200元。他认为,副厅可设在1500元/月左右,正厅2000元/月左右。同时,国家应当设立上限,分区域进行不同的补贴标准,比如北京、上海,则可以比一些西部地区高一些,但标准都不宜设置太高,应当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

公车改革之后,大量的公车如何处置?从此前试点的城市看,多是通过拍卖进行,但拍卖过程也备受诟病。对此叶青表示,政府部门应当委托专业的二手车拍卖公司来进行,而不要自行拍卖,以避免暗箱操作。

在三公经费方面,公车支出一直是占最大的比例。比如2011年中央单位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

叶青表示,当前在三公经费的压缩中,公务接待、公款出国的空间已经很小。在各项整治下,公务接待额度已经不高;公款出国方面,当前一般性的公务出国也不多,多是用于国际交流合作等的费用。为此,要压缩三公经费,主要要从公车上动刀。

根据叶青的调查,平均一辆公车一年公用的费用在10万元左右,加上私用的费用,一辆车总费用在15万至20万元之间。全国数百万辆公车,如果能够削减,将省下上千亿的巨额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