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环至绕城公交线网优化加密 新增17条 调整11条

16.06.2015  19:16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陈碧红) 有车可坐但数量较少,可选择的线路不多,这是成都中心城区中环至绕城区域乘坐公交的现状,也是造成高峰拥挤、候车时间长的直接原因。6月16日,记者从成都市交委获悉,近期成都将针对该区域加密优化28条公交线路,包括新增17条,调整11条,500米站点覆盖率由98%提升至99.4%。

目前,在成都市中环以内的城市核心区内,公交线网密度已达到4.5km/km2,公交站点实现了500米全覆盖,步行10分钟即可达到,公交出行的便捷性、通达性相对较好。但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向外围扩展,成都中环外部分区域公交线网覆盖不足、车辆运力配置不够的问题逐渐显现。其中,中环到绕城区域线网密度仅为2.6 Km/Km2,公交供给水平与城市核心区存在明显差距。

据成都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城区中环至绕城高速这一区域整体表现为有车可坐,但线路数量较少,可选择性不强,车辆班次密度不足,因此导致部分区域出现了高峰拥挤、候车时间长、换乘次数多、夜间出行不便等问题。其表现大致有三:

一是区域内部短距离出行及接驳主要干线公交的线路数量偏少。涉及的区域有金粮路-百草路片区、天回镇老街、中铁产业园、成华区民兴苑、成飞片区、东坡路-瑞联路片区、锦江创意产业园等。

二是区域内市民乘坐公交车进城和去往周边其他组团的公交线路选择较少,通达性不高。涉及的区域有三环路娇子立交-成渝立交片区、西华大道两侧、万家湾片区、簇桥片区等。

三是区域对外公交线路多为穿城线路,易受城市交通拥堵影响,需增设横向衔接线路强化区域对外出行的便捷性。涉及的区域有簇桥片区、成龙路两侧、万家湾、北湖片区等。

据悉,为提升中环至绕城区域公交服务水平,此次成都市交委会同市公交集团初步拟定了一批紧贴市民出行需求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将从对外衔接城市核心区及二圈层组团、中环到绕城区域内横向公交衔接、区域内部微循环接驳三方面强化公交供给服务能力,以提升相应区域公交线网覆盖水平,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公交出行。

【链接】

中环至绕城区域进出城衔接(13条。新开5条,调整8条)

拟新开快线公交3条,分别是:东三环片区至天府大道沿线、空港片区至高升桥、西华大道至二环路营门口立交。

拟新开干线公交2条,分别是:驿都大道片区至顺城大街、万家湾至滨河公园(已开行,编号347路)。

拟实施线路优化调整8条,分别是:23路、41路、77路、81路、103路、121路、817路、827路。主要目的为减少线路绕行提高效率、增加薄弱区域公交覆盖和减少乘车换乘次数。

中环至绕城区域内公交横向联系(6条。新开4条,调整2条)

新开行干线公交3条,分别是:万家湾至环球中心(125路)、簇桥至大源、十洪公交站至大源。

新增北湖公交站至成都东客站的支线公交1条。

调整136路、137路进入成都东客站始发,均衡三环南北半环公交干线运营里程,提高137路周转效率。

其中,125路、136路、137路已调整优化;其他三条公交线路开行方案将于近期实施。

中环至绕城区域内部接驳(9条。新开8条,调整1条)

拟新开行4条支线公交,服务于地铁百草路、天回镇街道、民兴苑小区、锦江创意产业园片区(161路,已开行)。

拟新开行4条社区巴士线路,服务于中铁产业园、成都医学院、成飞大道(1113路,已开行)、东坡路片区(1118路,已开行)。

优化调整1062路覆盖苏坡立交内侧区域。

其中,161路、1113路和1118路已开行。其余线路方案将在年内实施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