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全球糖尿病报告:发展中国家最严重

08.04.2016  11:21

 

  世界卫生组织6日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内增加了3倍,其中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世卫组织预测,至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致死病因。报告还警告,糖尿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

  或成为第七大“杀手

  根据这份报告,全球18岁以上人群中,1980年糖尿病患者为1.08亿人,2014年增加至4.22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8.5%。

  2012年,糖尿病直接导致150万人死亡。另外,与高血糖相关的心血管和其他疾病致死人数达到220万。世卫组织预测,至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致死病因。

  患者数在发展中国家上升迅速

  报告说,没有任何国家糖尿病患者比例有实质性降低,患者比例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中上升更为迅速。

  在世卫组织划分的西太平洋地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估计达到1.31亿;东南亚地区其次,为9600万。上述两个地区糖尿病人群比例分别占8.4%和8.6%。东地中海地区糖尿病人群占比最高,达到13.7%;西北欧地区比例最低,其中女性为低于4%,男性为大约5%。

  欧洲地区糖尿病患者为6400万人,比例为7.3%;美洲地区为6200万人,比例为8.3%。

      报告还警告,糖尿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全球用于应对糖尿病的年成本超过8270亿美元;至2030年,预计全球经济将因糖尿病损失高达1.7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大约一半。

      管住嘴 迈开腿

      糖尿病有三种主要形式,即I型、II型和妊娠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病因不明,患者需要每日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全球多数糖尿病患者为II型,主要致病因素为体重超重和活动不足。世卫组织说,II型糖尿病先前只在成年人中出现,而现在越来越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遏制糖尿病蔓延趋势需要反思生活方式,应注意“吃得健康、积极运动以避免超重”。

      报告说,肥胖是导致II型糖尿病的“最危险因素”,而控制肥胖的努力“迄今不成功”。2014年,全球成年人中,体重超重者超过三分之一;肥胖人群比例超过十分之一。

      一份2010年的数据显示,成年人中近四分之一每周运动量达不到最低建议值,其中女性运动时间较男性更少。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散步、慢跑。

      报告同时指出,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普遍运动不足。需要大力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特别是在关键行为方式养成的人生早期阶段,这是降低患肥胖和糖尿病风险的“至关重要的窗口期”。

    (据新华社)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该做哪些检查?

      无论是新被诊断的糖尿病病人,还是老糖尿病病人,都很想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那么该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呢?

      1.眼: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眼病。初步检查:去眼科检查视力、扩瞳查眼底。进一步检查: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应进一步做眼底荧光造影。

      2.心脏:

      明确是否并发冠心病、高血压。初步检查: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进一步检查:疑有心血管病变者,检查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24小时血压监测。

      3.肾脏: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初步检查:尿常规、尿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进一步检查:有肾脏病变者,可行肌酐清除率测定。

      4.神经系统: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步检查: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进一步检查:怀疑有神经病变者,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

      5.足:

      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足病变。初步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以及胼胝、毳毛脱落等。询问有关足麻木、疼痛、蚁行感等异常感觉症状。进一步检查:有下肢缺血者,可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测定、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比值。

6.血液生化检查:

      明确是否有高脂血、高尿酸,了解肝功能。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和HDL-C)、尿酸、电解质、肝功能等。

      7. 怀疑有Ⅰ型糖尿病:

      对于血糖高的青少年和怀疑有Ⅰ型糖尿病可能的患者,查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以及血胰岛素或C肽水平等。

      8.对于有胰岛素抵抗表现的患者:

      测定空腹血胰岛素等。完成并发症筛查后,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原则上,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筛查1次。Ⅰ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1次。

摘引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6-04/08/c_128874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