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成都成为西部金融中心
【产业观察】
本届西部金融论坛聚焦经济转型下的金融改革创新,而与会专家、学者等围绕这一核心,对改革创新下金融产业发展发表了明确建议和观点。
产业创新:金融要在其中推波助澜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
杨再平认为,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保持在9%以上的高位增长,是建立在人口和改革红利基础之上的增长。未来中国经济要继续维持中高速健康、可持续的增长状态,必须要有一次大规模的实体经济创新。而中国改革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科技成果和企业家人才队伍,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当今时代非常稀缺的资源,金融要为新一波创新浪潮推波助澜,在强调金融普惠的同时更要关注金融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跨时空聚集资源把支配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家,实现他们创新的杠杆作用,以小博大,通过金融创新支持企业家的创新。
西部经济转型升级:开发性金融继续为其服务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会秘书陈民
陈民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换代,西部地区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面临巨大的机遇,西部快速发展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在过去多年的合作中,开发银行与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提升,从单一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到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再到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地方投融资平台、推动市场化发展以及相应配套制度的建设等全方位合作,这也看得出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成都近年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的变迁。
陈民说,未来,在西部地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将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在市场与政府之间的作用,与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立足于国情实际,借鉴国际优势,探索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服务西部经济发展,进行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性金融实践。倡导推行规划先行,继续与有关政府深化合作,开展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川渝合作示范区的长期规划编制等,推动西部重点规划落地和成果转化。
民营经济:加快金融业对其开放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
很多人认为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小贷、担保公司出现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在曹文炼看来,这恰恰说明金融改革滞后。“加快实现民营银行,放开准入门槛。”
曹文炼主张先是盈利市场化,再实行民营金融服务,或者至少是更侧重利率市场化,否则造成新的市场上的一些竞争存款,抬高自己融资的成本。
曹文炼表示,实际上我国长期以来金融体系中存在一个现象:主要存款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这是造成实体经济发展瓶颈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也是造成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所以非常支持高层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对民营经济的开放,鼓励社会资本介入股份制银行和控股银行。
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新热点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曹远征指出,当前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下,经济呈下行趋势是必然结构。而未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将是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重点发展服务业,扩大内需消费。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一个是居民收入是跟GDP保持同步,第二个是五年前开始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一直在上涨,直到去年已经超过工业增加值成为第一大,这个服务业不是过去理解的吃喝玩乐的服务业,而是生产性高端服务业,如医疗、养老、教育包括互联网,这都是新型经济,最新的案例马云在美国上市,互联网电子商务将是中国经济新的亮点,还有就是区域的变化,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东部。
大数据:助力小微企业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
银行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贷死结,在黄志凌看来,不是真正无法破解。实际上银行关心小企业财务指标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措施不是银行目的,更重要是避免违约,财务报表只是判断违约之一,抵押担保措施是为了通过增加企业违约成本,来降低违约概率,并降低银行合作企业违约后银行损失。
黄志凌表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企业的履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商业交易的现金流,如果能够完成相应的现金流,则具备了偿还借款的基础。因此,银行如果能够掌握小企业商业交易现金流,根据交易额度和期限无抵押贷款有效管控风险,从而判断把控交易行为真实性和履约能力,因此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是完全可能的,阿里小贷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
【聚焦成都】
本次论坛指出,将全力推进以成都为西部金融中心、若干城市为次中心的布局,这无疑将成都又一次摆在聚焦点上。
成都具备个人消费贷款创新升级的条件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总监李卫平
李卫平谈道,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靠投资和出口,而近几年来消费已经逐步在提升GDP中的比例。他认为个人的消费以及由消费引起的消费贷款,应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增长级。零售金融是每一个人个人财富的增长、变化和个人信用的晴雨表。以成都为例,资料显示城镇率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已经超过2000美金,农村接近1000美金,这样的数据说明个人消费向个人消费信贷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零售金融把客户从存款人变成投资人又变到最终消费人。从明年起全国个人商品住房联网统一登记,建议成都抓住这个机遇,成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标准化的评估抵押登记,推动小微企业信贷以及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增长,从零售金融的角度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
成都巨灾保险试点具良好示范效应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卓志
卓志指出,巨灾保险机制利用保险产品承保潜在受灾对象,在巨灾发生后进行一定的灾后补偿或给付,对灾后补偿、重建以及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我国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而后,2010年6月,保监会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构建多层次巨灾保险体系的初步方案。到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这一系列动作说明,我国已进入巨灾保险的试点探索阶段。
卓志透露,成都近年来积极投入到巨灾险试点工作当中。2013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成都率先试水农村居民房屋保险,保险责任范围涵盖了地震巨灾风险及暴雨、洪水、火灾等15种一般风险,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卓志最后建议,构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可以选择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以及政府和市场合作三种模式相结合的形式。
【现场花絮】
四川企业家现场求解融资难题——
临时当主角 “食用菌”走上演讲台
在本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中,来自各领域的专家谈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创新,最关心的就是实体经济增长,最终落脚点仍然是如何支持企业发展。在上午全部主题演讲结束以后,主持人突然临时增加了一个环节,来自四川南充的一家实体企业主大胆走上演讲台,即兴向在场的所有嘉宾道出了来自实体经济第一线的声音。
“作为实体企业能够在这里讲几句话,我真的非常荣幸。”面对几千人的大会堂,四川蓝中绿宝聚业有限公司邓建强难掩内心的紧张与激动。他表示,作为生产销售食用菌的农业企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未来,他想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把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发展到现代规模化种植。为了扩大种植规模,邓建强在成都南充两个基地投入接近2个亿,但以此去银行融资贷款非常困难。“在今天的论坛上,我听到许多专家都在关注这个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问题,我非常激动,我希望未来有适合我们这样情况的信贷方案,来支持我们这些一线真正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
本报记者 蔡云舟 张娅娜 摄影 谢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