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国民体质合格率83.7% 近6成不锻炼

16.12.2015  08:10

2014年四川省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报讯 (记者 薛剑)12月15日,省体育局公布《2014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2014年四川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全面解读近五年来我省国民体质变化情况。公报显示:2014年四川省国民总体体质达标率为83.7%,低于全国89.6%的平均水平。有近六成四川人不参与体育锻炼,各年龄段的肥胖者越来越多。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指标体系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大类共计20项指标组成,通过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全省21个市(州)的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幼儿园、行政村中抽取样本量。经过整理,最终确认全省15个市(州)抽取的样本符合要求,有效样本量为43366人。统计结果显示,四川省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为83.7%,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27位,低于全国89.6%的平均水平。综合体质指数为99.292分,在全国排名15位,全国平均水平为100.54%。

参与统计的15个市(州)中,巴中市体质达标率最高,为92.8%;四川男性体质达标率为84.2%,列全国倒数第三,女性为83.3%,排名全国第23位。监测数据还显示,自2005年以来,四川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围度以及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长,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其体质的突出问题;四川幼儿的腹部皮褶厚度也明显增长。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于2015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进行,调查对象为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调查采取入户方式,在全省21个市(州)共抽取756个居(村)委会的21000余户居民,共获有效样本量29056例。结果显示,2014年四川共有3300万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占全省人口的4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仅为28%(含儿童青少年)。从年龄分布看,呈现出随年龄增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逐渐降低的特点。

四川人喜欢的体育运动分别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骑自行车、广场舞等项目。“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惰性”这三大因素是近6成四川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因。而“影响学习”、“太累”、“担心受伤”、“没兴趣、不喜欢”等则是6-19岁人群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因。

调查显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四川人的全民健身热情,因为有56.2%的人群会选择在离家“1000米以内”的场馆进行锻炼,而愿意到距离“2000米以上”的地方参加锻炼者仅有11.5%,有85.5%的人希望将健身场所建在“社区附近”。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缺乏场地设施”成为此次调查中反映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