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全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

08.09.2016  21:16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坚持一手抓种养结合循环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手抓产业脱贫攻坚,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借羊还羊模式。乐至县充分发挥乐至黑山羊的品种资源和市场品牌优势,依托乐至县大自然农牧有限公司,创新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借羊还羊”模式,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引领、连片建设基地、贫困户广泛参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乐至县龙门乡金鼓村是2016年限期脱贫的贫困村,现有农户451户1251人,其中贫困户79户172人。由农户自愿申请,公司派员对有劳动能力、有养殖条件的农户实地摸底规划,统一组织专业队伍改造羊床,从财政扶贫专项和帮扶单位提供的扶持资金中予以补助。公司逐户签订“借羊还羊”协议,向农户提供5-10只不等、每只40斤左右的乐至黑山羊母羊,并提供配种、免疫、诊疗、养殖等全程技术服务,还免费购买农户受益的养殖保险,农户不承担养殖风险。母羊产下第一胎羔羊,农户将达到借羊同等数量和质量的母羊返还给公司,其余的羊只归农户所有,公司以1000-1500元/只订单回购,预计贫困户通过该模式户均增收近万元。目前,大自然公司向该村47户贫困户“借羊还羊”255只。全村养羊农户达到70余户、养殖生态肉鸡176户,贫困户产业扶持实现全覆盖。自去年10月以来,大自然公司已在乐至县龙门金鼓、中天太和、石佛荣家沟等3个乡镇共7个村开展“借羊还羊”,带动贫困户400余户,借出种羊700余只。

  该模式一方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庭院养殖的资金技术制约和市场销路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基地建设成本,培育了贫困村增收产业,还实现了贫困农户零风险养殖,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养殖小区+示范户+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安岳县岳源乡宝林村着眼生态特色畜产品中高端市场需求,依托营销企业开展订单养殖,将生态黑猪养殖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采取养殖小区带动、专业大户示范,贫困户全部参与的方式,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助推农民增收脱贫。该村与四川菜菜庄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合作协议,依托公司网销商城平台,组织全村59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庭院养殖,先后养殖两批黑猪300余头,实行统一采购仔猪、统一以奖代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组织销售,公司按高于市场价20%-30%收购,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为降低农户仔猪成本,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近30万元,建成了圈舍面积600平方米的规范化黑猪繁殖小区,每年可向当地农户提供仔猪近1000头。小区采取农户参股、集体经营、按股分红。引导59户贫困户将产业扶持周转金作为股本金入股小区,户均入股1550-2000元不等,贫困户股本金达10万元。集体经营收益一方面按贫困户入股股份进行分红,另一方面用于小区生产再发展,其余作为村级集体积累。该村还采取以农户自筹为主、产业扶贫资金补助为辅,发展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60余户生态肉鸡养殖,规模达3000余只,同时还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户开展青蛙、泥鳅等特色养殖,村集体投入70%、贫困户投入30%,贫困户占收益的七成,村集体占三成,村集体再将收益的70%用于扶持其余贫困户发展产业,余下的30%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先后培育了科技示范户5户,养殖青蛙10余亩、泥鳅4亩。

  三、“技术部门+贫困村+贫困户”科技助农增收模式。去年以来,市县乡农业部门按照一村一人的要求,向所有贫困村派出农业科技人员325名驻村帮扶。按照“五个一行动”工作要求,一是摸清家底,制定规划。摸清贫困村的产业现状和基础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长短结合、大小同步,项目扶持、科技引领,创新模式、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产业脱贫发展规划,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增收项目;二是宣传政策,提供信息。向贫困户广泛宣传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传递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信息,增强贫困户产业发展的信心,引导贫困户坚持宜农则农、以牧则牧发展庭院经济为主的增收项目。三是现场培训,指导服务。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分产业、分阶段、分季节、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培训,将实用技术进户到人、进圈到田。四是突出重点,示范引领。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五是争取项目,加大扶持。以贫困村养殖大户为重点,积极争取涉农项目资金,改善养殖条件、提升养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挥示范引领。同时,加大贫困户产业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庭院养殖,促进增收脱贫。六是创新模式,助农增收。引导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带农户发展产业,探索创新订单养殖、寄养代养、参股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走组织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品牌化营销、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四、“项目引领+部门服务”政策精准扶贫模式。雁江区紧紧围绕培育贫困村增收产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精心编制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长短结合、规模适度、精准扶持、整村脱贫,积极整合涉畜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发展生猪主导产业和肉羊、家禽优势产业。该区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中安排306.31万元,对2016-2017年脱贫的31个贫困村326户贫困户发展生猪、肉羊庭院养殖予以扶持。区农业部门还多方筹集资金11万元,向203户贫困户赠送6000余只鸡苗开展生态养殖,助推贫困村产业精准扶贫。该区丹山镇新盟村是2016年限期脱贫的贫困村,该村地处偏远、产业基础差、增收项目少、脱贫难度大,全村640户1760人,其中贫困户129户347人,从事生猪养殖的有40余户,户均养殖规模小、养殖条件差。该村将发展生猪庭院养殖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依托区政府安排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5万元,广泛宣传政策,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支持有养殖条件、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改造圈舍发展生猪养殖。由农业部门统一实地规划、统一提供图纸、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技术培训、农户自行建设、验收公示兑现。截至目前,规划了18户实施圈舍改造,户均建设2-4个圈栏30-60平方米,养殖规模20-40头,按每平方米补贴200元的标准,户均补助0.6-1.2万元不等。现有12户已完成圈舍改造,其中11户投产,预计当年户均增收1.5万元。

  今年,全市农业部门创新涉畜项目资金使用机制,采取“整合项目、集中资金、精准扶持、整村发展、以点带面、长短结合”的方式,共整合涉畜项目资金655.37万元,支持88个贫困村424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山羊、生态鸡养殖,着力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上缺资金、缺技术的瓶颈,助推产业扶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