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启动缺资金 专合组织架“桥梁”

13.07.2017  22:41

 

        □汪洋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去年我选择了生猪饲养项目,可就是缺启动资金,经过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由养殖公司垫送来一头二杂母猪和10包饲料,到今年喂养8个月后产11头猪崽,除留下一头自己喂养,10头奶猪共卖了5000多元。”7月8日,眉山市东坡区金花乡金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肖云吉站在圈舍旁边一脸兴奋地告诉笔者,“养殖公司除了提供种猪、饲料,还提供技术服务,见效益后由合作社用脱贫产业奖补项目资金,直接与养殖公司结算付款。这样,我只出点力把猪养好,卖的钱全是纯进的。”这是该乡针对贫困户缺少产业启动资金难题、授权农村专合组织与养殖企业合作、用好用活政府脱贫产业奖补政策的一个典型案例。
合作社与企业签合同
    随着近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按照投入的70%(农户自筹30%)的奖补标准,待项目落实见效,经验收合格后,给予贫困户一次性奖补。但该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贫困户家庭经济基础较差,最大的难题是先期投入缺启动资金,而脱贫产业奖补须在项目见效验收后才能领到,这就使贫困户产生畏难情绪,同时还担心技术和市场把握不准,出现风险难以承受。
    解除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用好用活脱贫产业奖补政策是关键之举。自去年以来,金花乡经过充分调研和大胆探索,按照“贫困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围绕林下养鸡、二杂母猪、青猪等精准脱贫项目的落实,委托授权当地农村合作社组织,代替贫困户与养殖企业签订养殖合同。双方根据贫困户自愿选择的养殖项目,首先由养殖企业垫资向贫困户提供母猪、青猪、幼鸡以及生长周期所需的配套饲料,并且与乡畜牧站技术人员一道,对贫困户进行集中培训,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以确保养殖过程不出风险,使贫困户只负责饲养管理,就能成功见效。
产业奖补资金来结算
    该乡分管扶贫工作负责人说,按照合作社与养殖企业签订的合同规定,养殖企业在帮扶指导养殖户卖到现钱,经过验收达到增收标准后,即由当地农村合作社出面,在乡政府和帮扶干部的监督下,统一用上面下拨的脱贫产业奖补资金,来与养殖企业进行结算,以补偿养殖企业提供母猪、青猪、幼鸡以及饲料等的成本投入。这样,既确保了脱贫产业奖补项目的精准实施和落地见效,又无需贫困户投入和担风险,所卖的猪、鸡钱全属于自己干进,实实在在鼓起他们钱包。
    据介绍,金花乡从去年采取这种 “贫困户+合作社+企业”模式以来,共在全乡7个村列入受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部分脱贫户150户。截至目前,全乡已有13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余下27户今年底也将摘掉贫帽。“去年公司为我提供一头二杂母猪,预计今年可下10头猪崽,自己不承担本钱和风险,合作社用脱贫奖补资金与养殖公司结账,这样我纯收入5000元,加上我在附近打短工和种包产田收入,今年摆脱贫困没问题。”金花村六组徐金枝对此满怀信心。
    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在发展产业。据东坡区扶贫移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实现今年全区3280个贫困人口全脱贫目标,截至目前,共已投入到位各类扶贫项目资金8.44亿元,务求精准到户,助力产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