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五大发展目标 同步迈向全面小康

30.07.2015  12:08

越西县委书记 袁洪

    坚持科学发展,围绕“四个全面”,越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底蕴厚重的人文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五大发展目标”。

    在“发展、幸福、平安、人文、美丽”五个新越西和同步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越西县委、县政府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越西特色的富民强县、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路子。

    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能否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取决于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因此,要更加注重从严管党治党,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鲜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执政导向和行动导向,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打造引领越西创新跨越发展的钢班子铁队伍。

    拧紧思想总开关,加强理想信念、党内法规教育,增强“三个自信”,强化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从政治上凝聚全体党员干部意志,确保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委、州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在实处。

    把好干部选用关,坚持“好干部”标准,鲜明“三重”用人导向,认真落实省委“六个坚决不能用”,健全务实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选优配强推动越西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

    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深入持久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为官不为”、“庸懒散浮拖”等专项整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勇于担当作为为政之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用好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放大镜”,落实“八个务必从严”,密织制度治党的“笼子”,保持“零容忍”惩治贪腐的高压态势,让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习惯在监督的环境里工作,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履职,习惯在清新的风气中生活。

    构建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

    坚持“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城乡统筹,把产业支撑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准确把握扩容增量与转型升级、激活内力与巧借外力的关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

    以创新驱动激发内在活力。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书,精准对接政策,精深谋划措施,精确制导推进,深化改革创优开放环境,深化区域合作,扩大招商选资实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转型发展提升增长质量。立足创新驱动强化工业支撑,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协调平衡,坚决打好工业经济“止滑提速”攻坚战。坚持企业、产业、项目、园区四位一体,一手抓落后产能淘汰,一手抓先进技术改造,扶持壮大企业,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夯实基础。立足比较优势壮大现代农业,以烤烟、生猪、油菜、马铃薯、特色优质水果等为主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深入推进“1园区+10基地”建设,深化“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劳务开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坚持文旅结合提升三产活力,加快建设“文昌故里·水韵越西”文化旅游品牌大县,促进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物流、住房等消费热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以文旅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以城乡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抢抓成昆复线建设契机,进一步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空间布局、功能布局、生态布局。县城建设要按照“东西拓展、南北延伸”总体思路,进一步扩容提质,要以迎宾大道、西水大桥为重点,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大瑞中心镇、中所旅游镇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

    在民生福祉上有新作为。坚持科学布局、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快推进“10·1”地震和“6·24”特大暴雨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力争通过一年时间,实现灾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推动灾区再生性跨越发展。

    深入实施综合扶贫开发。全力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大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以“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为目标,全面推行精准扶贫,统筹抓好新村、基础、产业、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引导农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林则林,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空间,确保按期完成脱贫奔小康目标任务。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不断扩大“五大保险”覆盖范围,切实抓好新农保、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织牢“控辍保学”网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艾滋病等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8.8%以上。统筹推进广播电视、人口计生、妇女儿童、青少年、科技、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法治越西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构建底蕴厚重的人文生态

    从越西实际出发,唱响文化宣传主旋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厚德崇文、明事讲理、善商勤俭、和谐奋进”的越西精神,不断丰富新时期越西人精神内涵,塑造越西独有的文化品牌。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深度挖掘、传承、弘扬文昌文化,形成以文昌文化为主导,红色文化、彝族文化、尔苏文化、商旅文化各放异彩的多元文化体系。

    按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将文昌文化相关经典著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纳入中小学校教学计划,不断丰富全县人民的精神世界。

    构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围绕“美丽越西”建设的总体目标,打造凉山北部人文生态宜居第一城。

    全力推进宜居县城、优美乡镇、生态家园创建,不断巩固天保、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三大工程”建设成果;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始终保持越西“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更加注重功能完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规划引领,以越西河以东县城新区修建性详规为重点,启动新民、乃托、普雄等乡镇规划编制,加快形成“一城十镇多点支撑”新型城镇体系。坚持项目带动,坚持创优环境,坚持城乡一体。更加注重环境改善,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打底,构建全域生态屏障。

    切实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土壤环境安全保护,以及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真正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