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践行“五个一”要求以扎实的活动成效造福于民
——刘成鸣深入盐边县北部山区开展“走基层”活动
冬日里,攀枝花拂起一阵融融春风。
日前,省委决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按照省委部署,市委要求,活动中,要切实做到“五个一”,即倾听一次群众心声、走访一次困难户、开展一次感恩法制教育、建立一套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
12月12日,是全市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第一天,带着对边远民族地区群众的深情厚谊,市委书记刘成鸣再次踏上盐边县北部山区这片热土,走村入户、蹲点调研、问计于民,帮助乡亲们解决难题,部署落实惠民项目。
“增收是解决边远民族地区群众难点问题的关键”
驱车2个多小时,跋涉130多公里。当天上午11点半,刘成鸣来到渔门镇朵古村二坪村民小组彝族群众马明生家。
二坪村民小组共有80余户农户,包括马明生家在内的困难户有10余户。
“你们家几口人?粮食够吃吗?”刘成鸣握住马明生的手问。马明生有些拘谨,指着房檐下挂满的苞谷说,这些苞谷就是他家的主要口粮。
马明生家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烤烟、挖草药和打零工,“靠天吃饭”是他家的真实写照。今年,他家种植的6亩烤烟受灾,收入锐减,经济更显拮据。
“增收是解决边远民族地区群众难点问题的关键。”在马明生家的院坝里,刘成鸣和当地基层干部一道,认真分析当地困难群众增收难的原因,并当即部署落实“订单式”扶贫等帮扶措施。刘成鸣指出,在边远民族地区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针对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开展“订单式”扶贫;要加大扶贫救济力度,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要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建立帮助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做到工作让群众监督、成效让群众评判。
“需要党委政府做什么,乡亲们都说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走访中,刘成鸣十分重视群众的意见,认真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中午12时许,刘成鸣来到朵古村红花组村民张仕云家。刘成鸣的“亲戚”、朵古村龙洞湾组傈僳族村民李世权也在这里。
“亲戚”相见,格外热切。刘成鸣一走进张仕云家,就紧紧握住张仕云和李世权的手,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
张仕云家发展了蔬菜、芒果、蚕桑等产业,今年仅蚕桑一项,就可以收入近2万元。李世权也向刘成鸣“报喜”: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今年他家可实现收入3万元,他家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
喜讯,让张仕云家的小院里充满欢笑。刘成鸣也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送到张仕云和李世权手中,提前给乡亲们拜年。
“市里正在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我今天是来听乡亲们的意见建议的。需要党委政府做什么,乡亲们都说说。”与乡亲们、当地基层干部坐在一起,刘成鸣一边拿出笔和记事本,一边请大家为加快边远民族地区群众同步奔小康出主意。
“书记,我想到哪里说哪里哈。”朵古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发第一个发言,他说,朵古村提出了“美丽乡村一幅画”的目标,希望市级各部门帮助村上完善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把旅游产业搞起来,让老百姓的致富门路再宽些。
朵古村碾房村民小组组长李子平接过李玉发的话茬,他的神情里满是自豪,“我家也搞了乡村旅游,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李子平以自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实例为证,提出了水系调整、道路建设等建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朵古村计生服务员陈太碧站起来说:“我们正加强村上的文化阵地建设,希望市上在硬件配套等方面多支持,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丰富多彩,更有滋味。”朵古村朵古村民小组组长张林才、朵古村二坪村民小组组长马金元、朵古村村主任何朝平也先后对农村传统业态调整、二滩移民后期扶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乡亲们和基层干部的话语,让人体会到了边远民族地区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边远民族地区群众思发展、谋发展、比发展的劲头,更让人看到了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势头。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奔小康”
“没有边远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没有父老乡亲们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听完乡亲们的讲述,刘成鸣说,市委、市政府对边远民族地区高度重视,真心实意关心边远民族地区群众。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把“五个一”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市“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深入推进“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活动、“挂包帮”活动和对口帮扶工作,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以硬碰硬、实打实的举措,解决边远民族地区面临的各种问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以扎实的活动成效造福于民。
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刘成鸣分门别类进行了梳理,并落实了各项具体工作。
刘成鸣强调,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边远民族地区群众实际,为每一户农户提供分类指导,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增收五新村六旅游”的工作步骤,坚持每年干成几件事,一步步将美丽的发展画卷变为现实。要充分依靠群众,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通畅能力,改变贫困地区人背马驮的局面;加快水系调整,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证边远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规模种养,大力发展能快速见效的生态养殖业,努力把边远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产村相融,把新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传统业态调整步伐,加快二滩旅游开发,加大二滩移民后期扶持力度,拓展群众收入来源;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校帮校”等方式,让边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乡亲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奔小康。”刘成鸣鼓励边远民族地区群众,要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致富增收的实际行动,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中,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海波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