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27.03.2014  11:3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这些论述,对于做好“三农”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多次讲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这些论述,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提供了遵循。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达到70%,还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三农”工作。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实行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把“三农”工作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推动全省实现了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收入“七连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核心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使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这些论述,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粮食问题上,绝不能温饱无虞、就盲目乐观;绝不能吃饱肚子,就忘记饥荒;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不能把粮食安全保障寄托在国际市场上。13亿人不能买饭吃、找饭吃,否则,稍有闪失,就会被动。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也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防止冲击国内市场,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的前提下,也要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综合考虑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集中力量保基本、保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努力确保产能。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也有用地不节约、不集约的问题。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要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耕地。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才能保住明天的饭碗,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基础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绝不能把耕地非农化,使粮食生产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守住耕地红线,责任还在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要尽量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特别是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时,不仅要保证数量平衡,而且要实现质量平衡,绝不能弄虚作假,占而不补、多占少补;也不能以次充好,占优补劣、占水补旱。要大兴农田水利,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产出水平。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谁来种地”问题日益凸显。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工作。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大力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以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农村、投身农业。

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近年来,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不高,差距还不小。目前,中国正处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创造一个奇迹。要把发展现代种业放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突出位置,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种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制种育种基地建设,开展重点品种联合攻关,着力提升品种创新能力,努力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以解决地少水缺为问题导向,以促进节本增效为着力重点,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基本要求,调整农业技术路线,组织农业科技攻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进村入户,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增收时常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综合考虑农业成本变化、农民种粮收益以及城镇居民承受能力,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持粮价的合理水平,防止“谷贱伤农”。要改革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产粮者多得补贴,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变居民生活条件。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新村。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

近年来,四川省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目标,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把村庄规划、村落布局、民居设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把地域特色、民族特点、民俗文化、乡村情趣、田园风光贯通起来,通过灾后重建、牧民定居、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渠江流域灾后新村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正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各类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改革农业耕作制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