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找市场

21.11.2016  19:39

 

 

来自广安市的农特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记者 衡昌辉 摄


        □记者 樊邦平
    “交易量大,种类多是四川农副产品在北京市场上的一个特征,但除双流草莓、安岳柠檬外,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太少。”11月18日,“四川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在成都举行,交易量全国第一的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赵志刚告诉记者。
    扶贫产业进入收获季,海量产品急需市场。如何做好产销对接,打响品牌和知名度,确保扶贫措施走好“最后一公里”?18日至20日,我省88个贫困县和雅安市迎来了为其量身定制的农特产品专属展销会,这在四川是首次,在全国也罕见。
开拓市场扶贫产业进入收获季
    展销会上,与成都市汇农新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后,布拖县九都乡九都村第一书记谢强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
    即将摘穷帽的九都村在今年初将黑猪养殖确定为脱贫主导产业,年关将至,全村养殖的100头黑猪也即将出栏,但市场上的收购价格却只有70元/公斤,刚好抵消养殖成本,想绕开中间商但又无门路。
    和九都村一样,我省88个贫困县正面临着类似状况。
    2015年10月出台的《四川省产业扶贫专项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初步形成“跨乡联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全省将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600万亩,年出栏肉牛、肉羊及特色小家禽2.5亿头(只),水产养殖面积达120万亩。
    方案实施以来,一批农业产业项目陆续迎来丰收季节,如何解决市场销售成为当务之急。
    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表示,产业扶贫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贫困地区农产品不仅要转化为商品卖出去,还要能卖出好价钱,才能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举办“四川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意义重大。

      优化布局以销定产以质取胜
    “2015年,四川蔬菜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上的交易量为20.5万吨,占市场蔬菜总交易量的3%,四川水果交易量为20.3万吨,占5%。交易量大,种类多是四川农副产品在北京市场上的一个特征,但知名品牌太少。”赵志刚对四川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销售提出了三个建议:要保证品质,坚持农业品牌化道路,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要拓展销售平台,与经销商强强联手,以销定产;要借助网络平台,整合农产销行业的信息、物流和现金流,线上线下相结合,尤其要注重与超市、机关、学校等机构的对接。
    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王二毛认为,当前贫困地区的脱贫产业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各地在布局产业扶贫项目时,要充分结合地方实际,针对市场走势的变化,实时调整产业走向。
    “今天我们与岳池县白庙镇签订了购销意向协议,未来我们将时刻关注白庙镇的农业产业发展,及时沟通市场信息,争取帮助白庙镇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在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唐平看来,农业产业扶贫关键要找到销路,以销定产,并建立农产品产地和销售市场的信息联系机制,实时沟通供需信息,做好市场风险的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