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六个重大问题”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

21.11.2014  12:40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四川如何更大作为?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公报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各项工作,推动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为此,必须把握好“六个重大问题”。

  1

  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自觉性坚定性。

  增强自觉性坚定性

  □本报记者 杜蕾

  全会提出,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自觉性坚定性。厉行法治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深远意义,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依法治省?

  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

  “依法治国,是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之举。”这是与会代表的共识。

  在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高林远看来,如今中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社会转型,这要求治理体系也必须转型。怎么转变?必须靠法治。

  “不靠法治,就无法找到治国理政的行为准则。”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认为,如今社会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周期,唯有依靠法治,才能使社会步入更加有序的轨道。

  有代表谈到,法治建设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政府用‘看得见的手’调节市场,这样旧有的管理方式没办法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必须调整和改革。而只有通过法治才能适应市场的基本面,激发市场、社会的活力。”“新时期的依法治国重在治。”广元市委书记马华表示,民主法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过去侧重建章立制,如今侧重点在治理。从建设法制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是一次重大突破。

  切实担当起法治责任

  “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今年伊始,法治四川建设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进,从制定依法治省纲要,到出台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走在了全国前列。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省委在抓法治建设上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既能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时也为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何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自觉性、坚定性?

  “关键在执行。”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认为,深入推进依法治省,首先是各级党委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诚信意识。“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行政。”在乐山市市长张彤看来,政府首先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履职到位;其次,要让部门论证、公众参与等必要的环节,成为政府依法行政必定的法律程序;第三,切实担当起法治的责任,政府要带头守法。

  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将目光投向法治文化建设。他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展开普法,让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明。

  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握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保证法治正确方向

  □本报记者 张守帅

  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握推进依法治省正确方向。如何认识三者关系,核心要义是什么,对党的执政能力又提出怎样的要求?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一致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毅认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在党领导下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把握依法治省的正确方向,首先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些核心要义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长期形成的,也是民族文化发展所要求的,并与世界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紧密结合。”刘毅说。

  代表们认为,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字之变,反映出国家治国思路的新突破。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把握依法治省的正确方向,也就把握住了治蜀兴川的规律,坚守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列席全会的广安市市长罗增斌说。

  对各级党委的能力建设要求更高

  依法治省进程中,如何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全会给出答案: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代表们认为,科学立法是依法治省的第一步,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必须“开门”立法,破除部门利益。

  省委政研室主任冯键说,党领导立法,并不是要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相反,党依法执政的所有行为,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议事决策。

  “省委把依法治省和从严治党一并部署,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认为,全会明确,坚决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领导干部一旦出现践踏法治、胡作非为的苗头性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坚决制止。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说,各级党委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个要求既抓住了依法治省的关键,也抓住从严治党的要害,要确保党员领导干部严格依法办事,完善党委决策领导机制。

  雅安市委书记叶壮说,省委报告有将近一半的内容谈党的建设,是在切实履行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市州部门党组织一把手应该“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实质上对各级党委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坚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实施路径,统筹做好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重点工作。

  十指发力统筹推进

  □本报记者 陈松

  “抓依法治省,应该像一个出色的钢琴师,统筹协调十个手指,整体谋划,方能弹奏出一曲法治建设的优美曲章。”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就依法治省如何“坚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实施路径”各抒己见。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四川“路线图

  “全会提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这为四川如何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一张‘路线图’。”列席全会的省法制办主任张渝田开门见山。

  “坚持依法治国是总的要求。要实现依法治国,首要和核心是坚持依法执政。而大量权力运作在行政体系上,所以依法行政是重点。”讨论会上,多次参与依法治省顶层设计工作的张渝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三者摆在‘共同推进’下?因为依法执政与行政不可分。目前,我国政体决定了党政在人员上、组织体系架构上互有交叉,因此只有共同推进,才能抓出成效。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接过话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为什么要一体建设?构建法治社会是基础,打造法治政府是重点,两者统筹推进、共同建设,方能为实现法治国家打下基础。

  全会提出依法治省实施路径,各地各部门感觉“心底更亮堂、方向更明确”。讨论会上,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抑制不住兴奋:“内江成立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正谋划开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等六大法治建设工程。全会对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又作出决定,更加坚定了内江加快建设法治内江的决心和信心。

  把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地结合

  全会描绘出实现依法治省“路线图”,各地各部门如何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是与会代表共同的话题。“要突出一个‘改’字。”遂宁市委书记杨洪波认为,依法治省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比如说,司法体制改革怎么改、社会治理方式怎么改进等,既要通盘考量,也要突出重点。

  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也有同感,“很多行政法规上面的太粗,下面的无法操作,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统筹解决。”他举例说,比如城市规划,省这级法律操作性强,到了地级市、到了县就只能靠行政约束,“盼望省上在设区市立法权方面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意见。

  如何把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地有机结合起来?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认为,一要把依法治省和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同部署同安排,二是把执法机关行政机关力量整合起来共同发力。凉山州州长罗凉清则认为,全会提出要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让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更有信心完成省委交办的法治建设任务。

  4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促进,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法治化进程。

  举法治大旗为改革护航

  □本报记者 张岚

  全会指出,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改革。坚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扎实抓好“五位一体”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提供制度保障。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及时完善法规规章,加强法治建设,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省的关系?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我省法治化进程?

  将各项改革事项纳入法治轨道

  “科学立法是依法治省的前提,也是处理好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认为,目前我省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不仅要纳入法治轨道,还要通过科学立法,打破部门利益的格局,为全面深化改革开路。

  对于全会提出的“及时完善法规规章,加强法治建设,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代表们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要与全面深化改革有机衔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依法治省的全程助力和保障。

  在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看来,过去的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问题,现在强调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实现改革和立法决策相衔接。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涉及职工身份认定、职工工资总额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来进行。

  以深化改革加快法治化进程

  “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今后我们依法行政的底气更足了。”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介绍,以往一些地方为了保增长,出现过“项目未批先建设”的情况。而按照要求,环评报告、所有监测数据都应依法公开,但不少地方不理解,觉得是“出丑”。因此,环保部门在公开、监管和执法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矛盾——想严格执法,又怕影响地方经济。

  代表们表示,法治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全会直面我省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创新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措施,比如在保证司法公正、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都包含了改革的办法,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今年8月31日,预算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标志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预算领域率先破冰。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表示,省财政厅将按照依法治省的部署和要求,执行好将于明年1月实施的新预算法,财政部门将带头执行、宣传解释,落实好税制改革任务,落实到明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中。

  5

  坚持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相结合,推动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让守法重德成为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阮长安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与选择,是法治最基本的思想基础。法治持之有依、惩之有据,德治践之有信、行之有义,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之治”。全会强调,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力量的教化感召作用,做到遵纪守法和崇德尚礼相辅相成。

  守法也是一种美德

  与会代表认为,“守法”是对公民的最低要求,是外界对公民施加的强制性规范;而“重德”是一个人对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在要求。公民个体要有法治思维,同时也要用德的标准要求自己,整个社会才会减少摩擦,社会运行成本也会降低。“守法也是一种美德,公民的守法情况如何,也应纳入公民信用记录的范畴。”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公民守法信用记录,使守法重德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理相辅相成

  全会提出,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褒奖和支持美德善德行为,禁止和惩罚不道德行为,用法治手段解决失信、失范等突出问题。

  省法院院长王海萍认为,法是用国家强制力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来维持秩序,达到一种“”的状态。德是自我的约束,是一种教化,以礼相待、以礼相让、以礼相处,达到“”的状态。“生活中,更多的矛盾纠纷是各种邻里纠纷,很多时候从性质上来说不必以法律来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理相辅相成。”王海萍说,现实生活中,失信、失范的问题一方面要靠“”的教化作用来感召,而当这种行为侵害他人利益时,也要用法治手段来解决。

  基层治理依法立约以约治理

  全会提出,要普遍推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约,把法律规定与良俗新风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依法立约、以约治理、民主管理的基层治理良序。

  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认为,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约”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效果很好,应更加重视对传统的优良文化弘扬光大,下一步需要继续抓紧抓落实,并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结合起来。

  列席全会的基层代表、仁寿县方家镇党委书记吴光友说:“村规民约在方家镇已推行多年,调解纠纷矛盾时很管用,但也存在一些合情合理不合法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在对村规民约进行全面的审查,与法律精神有冲突的,要重新修订。

  6

  坚持党委领导、统筹推进,创新和完善法治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

  合力推进法治建设

  □本报记者 庞莹

  目前,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工作要求已经明确,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创新和完善法治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

  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两者是辩证关系。”代表们看来,党政主要负责人责无旁贷成为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既要按照法律法规行事,也要按照党内法规规范自身,这实际上体现执政党的勇气。”代表们谈到,党委统筹领导法治建设的好处还在于,把党委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纳入法治的框架,为党委依法执政提供坚强基础。“在推进法治建设上,我们明确党委统筹抓总,各区县党委牵头主导推动。”眉山市委书记李静介绍,眉山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

  设区的市立法人才空白亟待补课

  代表们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3支法治队伍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省委全会将此精神一以贯之,在构建科学民主的地方立法机制上,要求完善人大牵头组织起草重要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度。“立法队伍在市一级还是空白,法律有自身的规律性和专业性,立法工作不是想不想搞的问题,还要看本身是否有这个能力。”有代表提出,设区的市一级立法人才的培养是系统工程,既需要省上整体谋划也需要地方大力加强,补上短板。

  激活基层“细胞”,促进依法治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创新和完善法治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工作。

  列席全会的资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永良认为,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是创新和完善法治工作推进机制的有效手段。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是把基层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以法治创建为抓手来推动依法治理,实现基层安定和谐。

  李仲彬介绍,下一步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将更加强化“法律七进”工作,尤其提高基层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法治建设在基层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