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02.06.2016  13:30

 

  东兴区三烈镇芋河村地处偏远,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50户,共164人,而到了2015年12月底,这个村只有1户,1人未脱贫。仅仅一年的时间,芋河村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
  这得益于东兴区发起的一场脱贫攻坚战。
  “十二五”期间,东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主动顺应大势、融入大局,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大格局”,深入推进基础、产业、新村、能力和生态“五大扶贫工程”,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贫困人口规模大幅下降。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东兴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2016—2019 年平均每年帮助0.45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到2020年实现全区2.6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驻村帮扶77个工作组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如今的李树华在芋河村小有名气,因为他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各级部门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典范。
  2014年,李树华和妻子因为疾病成为了建档立卡的低保贫困户。对口扶贫工作开始后,李树华的帮扶责任人区委书记黄俊伟送去了慰问金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等物品。区扶贫移民局、区委办、区农林局为其提供鸡苗共60只,与此同时,李树华发展桑园3亩,养蚕7季。
  2015年底,李树华家庭总收入达1.3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李树华的成功案例与驻村帮扶密不可分。2015年,东兴区委、区政府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及时建立区领导及区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制度。
  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到贫困村进行帮扶指导,将“四个一”纳入目标考核。机关干部共计231人,组建驻村帮扶工作组77个,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制定帮扶规划,协调发展项目,结对帮扶达1127户,捐赠折资达197万元。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项目扶贫着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东兴区新店乡双流村也是一个贫困村,这两年,依托项目、产业扶贫,不少贫困户实现脱贫。
  依托花卉、经济林木、观光蔬菜走廊等生态旅游项目,2015 年,双流村已流转土地600多亩,其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8人。2016年将再流转700亩土地,使更多村民得实惠。同时,与园区签订责任书,凡该村建卡贫困户在园区打工,必须优先录用,贫困户就业脱贫率达60%以上。
  2011年至2015年,东兴区争取到扶贫开发项目共19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835万元,围绕扶基础、扶产业、扶技能和强化民生保障等,针对性、差异化地推动扶贫解困的实施,使贫困村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2015年,东兴区完成贫困村生产便道任务数64公里,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任务数4000人次,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任务数2600亩,占任务数100%。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栋梁工程”、“希望工程”、“红十字博爱家园”等公益品牌效应,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着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2015年,扶贫基金会、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收到捐助资金567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困难家庭2835人。
  2014年底,东兴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840人,贫困发生率为3.67%。2015年减贫8743人,贫困人口下降到1809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47%。

基础先行10项专项方案促进实现脱贫目标
  2016年,东兴区再次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确定了贫困村摘帽22个,贫困人口脱贫4593人的目标。
  为了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东兴区贫困村实际情况,今年,经东兴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东兴区制定了《内江市东兴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内江市东兴区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内江市东兴区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
  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10个扶贫专项方案的牵头编制单位每年6月底、12月底前将工作推进情况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记者发现,10个专项方案都有明确的对象范围、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等。以《内江市东兴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为例,对象以全区为实施范围;以全区77个贫困村为重点区域;以全区建档立卡的6421户、1.8097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内容包括推进贫困村交通建设、贫困村水利建设、贫困村电力建设、贫困村通信建设等。
  今年,东兴区还将创新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和社会扶贫机制。投入产业扶持周转金200万元,向三烈乡芋河村等10个贫困村的贫困户提供无息借款,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在小河口镇红林村、郭北镇亢家村开展财政扶贫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试点,在管理上突出“三权六化”(产权集体化、资本化,经营权专业化、阶段化,收益权股份化、动态化)。

未来5年逐步实现7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此背景下,东兴区确定了“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攻坚任务:2016—2019年平均每年帮助0.45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到2020年实现全区2.6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力争在全市率先消除绝对贫困,提前完成省、市下达的脱贫解困目标任务。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镇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今后,东兴区将继续实施精准 扶 持 脱 贫 举 措 。 2016年-2020年将全区18097名贫困人口精准纳入“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易地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7952名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
  将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的贫困人口,针对性纳入易地搬迁一批。
  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且符合农村低保保障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共计9640人。
  将长期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一批,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共计12734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