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青神县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 专题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和创新创业工作

21.08.2015  16:25

8月14日,中共青神县十三届二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三届二十一次全委(扩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决战扶贫攻坚和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奋力夺取全面小康的最后胜利。

      14日上午9时,全会召开第一阶段会议。大会应到县委委员31人,候补委员4人,实到县委委员21人,候补委员3人,符合规定人数。县委书记胡国民主持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县委起草的《关于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2544”的决定》和《关于抓实“四个精准”决战扶贫攻坚的决定》。

      14日下午2时,全会在县委礼堂召开第二阶段会议。县委书记胡国民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罗兴建主持会议。

      胡国民强调,青神要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决战,必须全力实施扶贫攻坚、创新创业“两大决战”,确保实施“两个率先”。

      第一,决战扶贫攻坚。抓实“四个精准”,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只有解决了“关键少数”贫困群众的小康问题,青神的全面小康才能实现。要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紧紧扭住“关键少数”。

      精准把握总体要求。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两年基本完成、一年巩固提高”的要求,到2016年,我县6708名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26个市级贫困村要全部“摘帽”。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率达到10%,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二是明确基本要求。扎实推进扶持生产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和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等“五个一批”减贫计划。要围绕贫困村“摘帽”,扎实推进基础扶贫、农业产业扶贫、新村扶贫、教育和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干部引领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十个专项扶贫行动”。

      精准锁定扶贫对象。我县6708名贫困人口中,有2951人丧失劳动力,有1108人是残疾人,只有2649人是普通劳动力。他们致贫原因不一样,自身脱贫的能力也不同,因此采取的扶贫措施也要有所区别,各乡镇要再次核准识别锁定贫困对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做到识真贫,真识贫。要大力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一户一档。

      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因业利导,实施产业帮扶。发展新型工业、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因地施策,实施新村帮扶。突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加快改善交通发展条件、加快完善供水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电力和信息网络全覆盖、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因村制宜,实施民生帮扶。大力实施教育提升扶贫工程、医疗卫生改善扶贫工程、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和劳务培训扶贫工程。因人而异,实施兜底帮扶。采用低保政策兜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和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因村派人,实施合力帮扶。落实干部结对帮扶、鼓励民营企业扶贫、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

      精准脱贫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是推进扶贫开发的领导主体,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乡镇、村是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工作台帐,强化督查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到点、落实到人。强化资金保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政策,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县级财政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和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贫困村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和帮助。强化机制保障。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健全弱势群体救助机制,最大程度避免群众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着重完善各类教育机制,着重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创新各类救助机制,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第二,决战创新创业。创业是根本,创新是灵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加快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力争到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户以上,小微企业达到10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达到7000户以上。二是加快提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力争到2017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达25%以上,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专利转化率达90%以上。

      培育两大主体。一是企业。到2017年,全县新培育扶持10家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为规模以上企业,5家创新型规模以上企业发展为亿元以上企业。二是人才。到2017年,全县培育20名以上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1000名以上创新创业者。

      构建五大体系。构建以椪柑产业为龙头的“50亿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体系,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推进椪柑标准化建设,实施椪柑品牌战略,提升青神椪柑影响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构建以机械产业为龙头的“百亿现代工业”创新创业体系,一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校等构建政产学研联盟,提升机械产业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以岷江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体系,科学编制岷江旅游经济带发展规划,通过引进有实力、有诚信、有业绩、有团队的业主到青神组建旅游开发公司,加快完善全县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实现配套服务设施增量提质。构建“50亿竹产业”创新创业体系,通过竹产业创新创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青神竹产业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品牌争创等方面谋求突破。构建“电子商务示范县”创新创业体系,推进示范县项目建设进程,逐步建成“1+2”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带动全县电子商务创新创业。

      实施四大行动。实施回归行动。鼓励和吸引青神籍在外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的能人回乡创办企业。实施引进行动。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鼓励国家、省科技领军人才到青神领办或合办科技型企业。同时,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实现“人才—项目—产业”的循环发展。实施培育行动。继续巩固提升国家西部农民创业试点县这一品牌,深化“双千培训”。实施转化行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项目补助专项资金,为创业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条件下,在青从事创业或到企业开展研发、成果转化并取得合法收入。

      落实四大政策。落实产业培育政策。继续完善并执行《关于做强工业建设顶天立地机械之都的决定》、《关于印发青神县加快椪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青神县竹编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和实施办法,提升产业发展硬实力。落实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入创新创业,并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落实人才激励政策。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人才来青挂职,选派我县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上挂锻炼。落实政务服务政策。

      第三,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每个贫困村有驻村工作组,要有县级领导挂联,要有选派的“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工作组要常年驻扎、包干完成脱贫任务,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第一书记”就不调整,工作组就不撤离。要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抓好经验总结,帮助贫困户祛除“等靠要”思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必须精打细算、加强监管,绝不允许跑冒滴漏、挥霍浪费、挤占挪用,一经发现,从严查处。

      白果乡、瑞峰镇尖山村、县扶贫移民局、青城镇、县经信局、西龙生科等单位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所有在职县级领导,县人武部部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县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县竹编园区管委会主任、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分管相关工作的副乡镇长、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代表、企业代表、农业业主代表和基层党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