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四川最新“十强县”榜单
四川在线 (四川日报记者 陈岩 张岚)8月28日,省统计局根据2014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发布了最新的“十强县”名单,依次是龙泉驿区、双流县、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青白江区、旌阳区、翠屏区、新津县。
“十强县”的入围名单和排名有没有变化?“十强县”各自有哪些稳增长绝招?跟去年相比,“十强县”内部的发展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引发热议。
首先科普下,什么是“十强县”?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重在反映参评的175个县(市、区)的经济综合实力,该项工作启动于1994年,主要目的则是树立县域经济发展标兵,加快发展。
在发布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的同时,一般“十强县”的榜单也就随之出炉了。
“十强县”是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对全省175个县(市、区),不包括成都市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和自贡市自流井区等8个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后评出的综合实力最强的10个县(区)。
为啥不包括那8个区?
省统计局说,8个区城市化进程太快,纳入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可比性不强。
面孔虽老,但有新变化
郫县、青白江上升2个位次
受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十强县”名单相对稳定,2012年以来连续3年入围名单无增减变化。
尽管均是“老面孔”,但排位情况却呈现新鲜变化,其中2013年龙泉驿区荣登榜首,改变了双流县18年独占鳌头的额局面。2014年排名6-9位的县(区)波动较大,其中郫县、青白江区均比上年提升2位,旌阳区、翠屏区分别下降2位,第十位新津县位次稳定。
“十强县”的前五位的县(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特色产业突出,排名相对稳定。
从各自特点来看,龙泉驿区是全省汽车工业基地,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拉动工业规模稳步扩张,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域首位;双流县临空服务业发展优势突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省首位;涪城区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财税收入稳步提升;新都区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家具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温江注重惠民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居首位。
而受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转型等因素影响,“十强县”发展差异有所扩大,“十强县”中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县与最低县的差距从2013年的4.4倍,扩大到2014年的4.5倍。此外,全部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指标的差距均有所扩大。
高基数下稳增长
“十强县”经济总量超川南经济区
2014年,“十强县”实现经济总量5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总量比全省第二大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多173.7亿元,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175个县(市、区)中GDP过300亿元的县从2013年的13个增加到2014年的18个,“十强县”中除新津县外均超过300亿元,其中龙泉驿区GDP突破900亿元,达到944.6亿元,超过了全省8个市州,相当于眉山全年经济总量。省统计局方面预测,今年龙泉驿区的GDP有望破千亿元,想想也是不得了。
“十强县”常住人口仅占全省县域的9.8%,但2014年GDP占全省县域经济比重达21%。“十强县”的县均GDP为510.7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3倍。
经初步测算,2014年“十强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十强县”经济增长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全省经济提高0.2个百分点。
随着全省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县域经济活跃度日益提升,从“十强县”与平原、丘陵、山区、民族等各类区GDP、工业、服务业、财政指标的增速比较来看,类区竞相发展的势头强劲。其中,69个丘陵县占全省县域经济比重超过50%,2014年GDP增长9.2%,增速比“十强县”平均水平快0.2个百分点,雁江区、简阳市、江阳区、仁寿县的GDP总量均超过300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排位靠前,对“十强县”形成有力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