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花了五年时间 让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06.01.2016  09:47

  □本报记者 蒋君芳

  2015年11月,凉山州美姑县巴普埂则村的阿作吉罗盼了40年的事终成现实,走出了脱贫的重要一步,“厨房和住房分开、人畜分开,房子又亮还有水……”

  从1356.7万到380余万,四川花了五年时间,让近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四川肩上的担子仍不轻:截至2014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仍占全国的7.1%,贫困村占全国的9%。

  38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未来五年,四川还将与时间赛跑,力争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作为具体操作的市州,将如何跑赢时间?

  强组织重效果 脱贫需要大家帮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脱贫摘帽”行动,需要坚强的组织为后盾。去年12月,我省成立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脱贫攻坚统筹协调。随后,40位省级领导、48个省直部门单位分别牵头联系指导一个贫困县、一个贫困村,直至脱贫。

  脱贫摘帽,依靠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攻坚过程中,巴中将持续深化推进“1+6”扶贫工程攻坚,“1”即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攻坚。实施“选优配强行动”,建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

  泸州要把全市324个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一好双强”型,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领头雁”。

  结合两个“一号工程”,绵阳市将派出520名科技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驻点每个贫困村,指导当地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十三五”期间,继续被派出的还有“第一书记”。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显示,我省将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同时选派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组、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并不是一“派”永逸,去年达州就召回了241名履职不力的“第一书记”。为了确保干部在扶贫脱帽工作上做到“真抓实干”,我省将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每年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