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整合社会力量 唱好扶贫大戏
宏图大展前程远,吉星高照事业新。
2016年,黑水县精准扶贫64个贫困村,散布于全县16个乡镇。其中,85%的贫困村分布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要让他们脱贫,必须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之路,发展特色产业,从而达到共同增收致富目的。为此,该县积极整合省知识产权局、省出版集团、中电建等援建部门的工作力量,同时加大对村民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培训,逐步形成专项扶贫、专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
从点到面 帮扶见实效
近日,记者在黑水县麻窝乡木日窝村看到,该村在前几年幸福美丽家园的建设下,已成为屋舍整齐划一、基础设施齐全的美丽新村。但村长何尔甲并不满足这一现状。“全村103户343人中,贫困户占17户51人,2017年要全面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何尔甲说,现在仍有一些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下。
让何尔甲欣喜的是,省知识产权局通过“认穷亲”的方式,派出了两批人员来到木日窝村,给每户贫困户带来了500元“暖冬”慰问金,还与全村商讨研究了今年脱贫工作方案。该局将通过产业咨询、务工推荐、技能培训、贫困生入学等方面进行点对点的帮扶,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地。
“按照‘既顾当前又顾长远’的帮扶最基本原则,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木日窝村商业商标进行打造。另一方面,除了如投资10万元广播预警系统等帮扶项目外,还引进如‘天嘉’‘华丰’两家专业事务所等社会扶贫力量积极跟进木日窝村的扶贫工作,同时组织黑水干部到省上挂职学习锻炼。木日窝村不仅要脱贫,还要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四好村,更要打造成脱贫攻坚路上的典型村。”省知识产权局下派到木日窝村的“第一书记”谭喜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该局已经协调各类资金支持黑水县光伏发电项目,争取让黑水成为全国第31个光伏试点县,帮助该县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倾力帮扶 “空壳村”有了新变化
这个冬天,家住黑水县芦花镇日多村的贫困户下基塔家格外“热闹”:清晨天刚亮,下基塔的爱人就在猪叫鸡鸣声中开始忙活起来,先到半山上看看今年新养的蜜蜂,然后再给自家养的藏香猪和凤尾鸡分别喂食……
“不久前,我家的母猪下了9只猪仔,可把我们高兴惨了。”下基塔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不只是猪,我家凤尾鸡的品质那是没得说的!”随后,他算了一笔账:2016年土豆卖了4000多元,在青海打工挣了1.7万元,除开这2.1万让他们稳定脱贫的收入,年关来时,家中的5头生猪和9只鸡也能卖出一笔好价钱,再加上25箱蜜蜂,脱贫这块硬骨头总算被他啃下了。
下基塔告诉记者:“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镇政府和曹书记的倾力帮扶,怎么也不可能赚这么多钱。”
下基塔口中的曹书记,是2016年3月省出版集团下派到日多村的“第一书记”曹小平。记者见到曹小平时,他正和村民苏朗格西在距离村子不远的肉牛短期育肥基地查看牦牛的长势。曹小平指了指圈里的牦牛告诉记者,到现在,精准扶贫最明显的变化有三个,一是产业变化,投资51.6万元的肉牛短期育肥基地让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引导村民通过产业发展让自己增收致富;二是农村环境变化,通过坡坎垒墙、水利跟进,改善土地、生产要素供给,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村民思想变化,全村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理念,“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思想已扎根在村民心中。
扶贫扶心。日多村的村长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日多村兰克江家的儿子考上了德阳警校,但高昂的学费让这个贫寒的家庭不知所措,曹小平得知这个情况后,报告省出版集团,集团决定先期给予兰客江家1万元助学金资助孩子完成学业。
据了解,省出版集团在黑水县的帮扶点曾包括色尔古村、奶子沟村、查拉村等地,先后投入400余万元,经其帮扶过的地方,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筑牢了群众致富的堡垒。
产业扶贫 “综合造血”强筋健骨
“为增加贫困户收入,今日召开全村贫困户自我发展意愿恳谈会,听取贫困户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脱贫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贫困户希望通过家庭养殖增加收入,但养殖业周期长、见效慢,为提前谋划、尽早实施,通过与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协调,为大寨子8户贫困户解决藏香猪种苗8头、凤尾鸡苗200只、黑水中蜂200箱。”这是大寨子村“第一书记”朱敬国记录在工作本上的一句话。
自从被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派到黑水县木苏乡大寨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后,朱敬国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摸清了村里的整体情况,逐步探索出符合贫困村的致富发展道路。
“全村117户503人,贫困户就有18户贫困人口58人,全面脱贫时间为2018年。这里致贫的原因,一是土地为全坡地,处于高半山,基础设施条件差和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非常低;二是村内缺乏致富带头人,常驻村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技术、资金支持。”朱敬国告诉记者。
针对上述情况,朱敬国在工作中积极与村两委、乡政府沟通谋求解决办法,同时积极寻求上级派出部门的支持,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对症下药。
四西是村上的一名贫困户,就业脱贫意愿强烈。目前朱敬国已与成都一家修理厂联系,届时将通过技术扶贫的手段,使其年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彻底告别贫困。
“类似四西这种相对年轻,能学手艺的贫困户只占很少一部分。要让全村贫困户脱贫,还是需要产业扶贫。”朱敬国告诉记者,中电建公司以该村藏香猪养殖基地和板栗种植为依托,鼓励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及经济林木、时令蔬菜的种植,形成一定规模,确保农户有稳定收入并达到逐年增收的效果,并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根据规划,2017年中电建公司将有两个项目在这里新建,一是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公司出资帮扶13万元,村自筹5万新建“隆达”印刷厂。二是中电建牵头,地方协助的方式,计划投资50万元,达到年养殖藏香猪数量300头,预计年经济纯收入20万元左右的藏香猪养殖基地。两个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让贫困户就近就业。
同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为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黑水县打破部门行业之分,合力推动扶贫政策,共同编织贫困群众民生的保障网,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胡伟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