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镜头来看四川脱贫干部如何“绣花” 做到精准施策
3月30日,洪雅县槽渔滩镇青江村2000余亩原生态白茶茶园里,近千名村民正在当地采收新鲜白茶。吕正容是6年前开始承包流转土地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白茶,带动周边5个村上千户村民走上致富路。记者衡昌辉 摄
党员干部如何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精准施策——
行走感受巴蜀大地脱贫攻坚新气象1
3月30日9时许,巴中市恩阳区双胜镇天良村,下了半夜的小雨渐歇。村支书陈仕明穿着雨靴,把甘蔗苗平放在植沟,芽向两侧,再将种苗轻压入土,随后仔细回土覆苗。“一看就是好把式!”在一旁忙碌的村民屈俊德忍不住称赞。
今年能不能脱贫,屈俊德的指望就在这十几亩甘蔗田里。气温回暖,春雨湿地,当天正是移栽新苗的好时候。“原本打算和亲戚几个人栽,没想到村里、镇上的干部都跑来帮忙。”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我们基层干部就得压实责任好好干。”天良村第一书记李小平说,人多力量大,流汗沾泥都不算啥。一上午,4亩多甘蔗田都栽上新苗,比屈俊德预期的多栽了两亩。
下足“绣花”功夫,党员干部如何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连日来,记者行走巴中、广安、遂宁等地,将镜头聚焦脱贫攻坚中的干部群体。
镜头1
召回帮扶不能只走形式
山高路陡的天良村是双胜镇有名的贫困村,目前还有23户96人未脱贫。脱贫攻坚是锻炼干部的“新战场”,也是考验干劲的试金石。
“签了责任书,立了军令状,不下点苦功夫完不成任务。”双胜镇干部陈朝容告诉记者,前些年个别村干部工作不在状态,帮扶贫困户往往走形式,看望慰问后就不理不问,没有真正把贫困群众当自家人。
3月16日,恩阳区召开“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会,对一些存在问题的一线脱贫干部进行了批评。会后,区里明确:帮扶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不尽职的及时召回,由帮扶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脱贫工作仍抓不上去的直接由帮扶单位主要负责领导担任。实行结对帮扶挂钩考核机制,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目前该区已分两次召回脱贫工作开展不力的第一书记13人。
“看天气预报,4月份多雨,一定要注意防涝。”从田里回村的路上,李小平拉着屈俊德的手再三叮嘱。说话间,陈仕明接到了双胜镇党委书记向荣的电话。原来,镇上将在4月初开办种养技术培训班,正组织各村报名。“我要去!”“也给我报上一个。”闻讯的乡亲们热情高涨,期待能从培训班上取来致富“真经”。
镜头2
重用“三头牛”干部到村上
3月29日上午,天空飘着小雨,广安市邻水县九龙镇观音村8组的张泽光在家看农技节目。第一书记月飞和村干部来到他家,看了看院里喂的鸡鸭,月飞进屋后熟练地拿过一根长凳坐下说道:“老张,你这样养规模太小,卖鸡鸭也不方便,村上准备搞养殖场,你可以考虑入股,每年有保底收入……”
打赢脱贫攻坚战,选什么样的干部到基层?邻水县组织评选各条战线拓荒牛、老黄牛、孺子牛“三头牛”式干部进村帮扶。去年6月,九龙镇副镇长月飞被派到观音村担任第一书记。
挨家走访贫困户,到县上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主动联系企业,为贫困户争取岗位……月飞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去年底,观音村429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子也在去年底摘帽。
“这只是开始,还没到歇气的时候。”月飞通过梳理发现,部分家庭缺技术、缺劳力,极易返贫。他梳理出27户临界贫困户,张泽光家便是其中之一。“短期脱贫易,长期增收难。在贫困村发展产业一定要细致,宁可慢一点也不能给贫困户带来新的负担。”
观音村和重庆市长寿区相接,不少养殖大户的鸡鸭在重庆市场都供不应求。何不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今年春节后,月飞和村干部商议,整合帮扶资金,成立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县财政的产业周转金入股并量化股权,每年保底分红500元。目前,合作社已有15户贫困户入股,只待5000个鸡笼运到。“我们背靠重庆市场,合作社有前途。”
镜头3
联合四级干部组团出力
脱贫攻坚,遂宁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联合作战”。
“满村荒地,无产业,实在看不顺眼,好多业主一进村就甩脑壳走人。”这两年,对比相邻村子火热的建设场面,遂宁市船山区仁里镇银杏沟村有些冷清,村支书陈永康很着急。
3月28日上午,冷清的村子热闹起来。在遂宁市委副书记郑备的带动下,遂宁市扶贫移民局、市水务局等4家市级帮扶单位负责人,以及船山区和仁里镇的对口联系帮扶队伍组队组团走进银杏沟村。
如何把这块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啃下来?四级干部决定联手下足“绣花”功夫。
“村里没啥资源,找不来龙头企业带动,也没有发展起特色产业。”村第一书记冯雯没有多大底气。
一番把脉问诊后,郑备给出建议:“既然本村资源有限,那就跳出本村做跨区域的连片带动大谋划。比如,船山区永河现代农业园等一批成熟的农业园区,就可以考虑优势产业向银杏沟村区域延伸发展。”
“村里只有500多亩可流转土地,真要发展产业,规模实在太小了。”陈永康道出苦衷。
“可以和隔壁的瓦店子村搞联合嘛,两村连片包装千亩土地应该不成问题。”郑备又帮陈永康打开思路。
银杏沟村计划在2019年脱贫,“但工作必须超前谋划,提前实施。”站在村委会门口,四级干部现场罗列村里的问题清单,当即领下各自的帮扶任务。
目前,遂宁37名市级领导干部已对今年计划摘帽的90个贫困村开展现场督导调研,力促多方联手形成帮扶合力。
记者手记
不摆花架子更有成就感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天良村村支书陈仕明下地干活的时候不少,但往年,都是在自家田地里流汗。这两年,情况却不一样了,他往别人家尤其是贫困户家田地里跑的时候多,自家的农活往往顾不上。用陈仕明的话来说,“贫困户就是自家亲人,他们的日子过好了,我这个村干部心里也舒坦,也有成就感。”
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的觉悟和担当。
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不是少数。记者行走巴中、广安、遂宁等地发现,无论是驻村第一书记,还是乡镇干部、区县乃至市州领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进一步压实责任,避免形式主义。
干部的工作做得如何?屈俊德、张泽光等基层群众的评价最有说服力。他们打心眼里认可这些“不摆花架子”的“当官的”。心里想着群众,务实为群众办事,群众就真心拥护。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巴中等地的实践表明,困难面前,只要干部肩扛责任苦帮实帮,群众苦干实干,就没有翻不过的坎、打不赢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