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为何爱上小城镇
本报记者 董世梅熊筱伟
航拍大邑县安仁镇。 航拍四川供图 李荣伟 摄
芦山县龙门乡新村的火锅店老板邓主文买来一台烤红薯机,做起烤红薯的副业。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本报记者 董世梅 熊筱伟
小城镇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在落实中央“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中,四川走在了前列
小城镇建设,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为释放西部这个“最大回旋余地”的巨大潜力找到了路子
小城镇建设,顺应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搭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平台
小城镇建设,促进了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进程,保留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历史文脉和四川记忆
摊开四川地图,2032个建制镇宛若珍珠散落在4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2013年,四川开始排兵布“镇”,启动“百镇建设行动”。
3年过去了,300个试点镇竞相发展,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脱颖而出。百镇示范引领,带动千镇发展的蓬勃态势加速形成,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新面貌
承载能力短板补齐,地方历史文脉延续
西充县多扶镇离南充市区很近,“踩脚油门”就到。但这种距离上的便利,过去对小镇是种“负担”。“镇上居民只要买上百元钱的东西,就要去南充;本镇人挣了钱,首选在县城买房。”多扶镇中心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有这样的印象。
小城镇一直以来是我省城镇化的薄弱环节。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城镇规模小、基础条件差、产业趋同,缺乏人口和产业承载力。这直接导致我省城镇体系的失衡:大量人群涌进少数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镇人口流失,产业增长乏力;农村得不到小城镇辐射带动,加速衰落。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只有居于乡之首、城之尾的小城镇强身健体,新型城镇化方能加速推进。
3年“百镇建设行动”,我省小城镇正加速补齐发展短板。
就基础设施而言,300个试点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1亿元,带动全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5亿元。重点是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延伸。以成都为例,每一个小镇都配有28套基础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就公共服务而言,300个试点镇加大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公办学校对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普遍开放。
如今再回到多扶镇,这个2011年还只有约1.8万人的川北小镇,如今常住人口逾4.8万人。3年间,300个试点镇共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农村人口63.6万人,带动全省小城镇就地就近转移农业人口123万人,300个镇中的205个城镇集聚人口规模达到万人以上,有的小城镇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小城市的人口规模条件。“小城镇建设不仅促进了现代文明进程,也促进了文化传承。”省住建厅村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小城镇建设保留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历史文脉和四川记忆,为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
如今,小城镇的崛起正推动全省加速构建起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省域城镇体系,小城镇建设与四大城市群融合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