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瞌睡,遇上了脱贫的枕头

21.12.2015  11:16

 

  云南省昌宁县举全县之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

  澜沧江奔涌而下,不舍昼夜。受山大沟深束缚的云南省昌宁县,是滇西边境连片特困山区县,贫困呈现“大连片、小集中”的态势。在经历长期的贫困之后,昌宁正稳步走在脱贫攻坚的大路上。

  为了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能脱贫、不返贫,昌宁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发展产业脱贫一批;一方山水养活不了一方人,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干部进行“挂包帮”,建立了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产业扶贫、异地搬迁和“挂包帮”,成为昌宁脱贫攻坚的风景线。县委书记苏格非表示,“十二五”以来,全县减少贫困人口9.96万人,减贫率年均达到17.54%。但截至目前全县依然有贫困人口52860人,贫困发生率仍达16.4%,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产业扶贫——

  有特色,有销路,产业链里有附加值

  散落在昌宁县深山里的古茶树,过去因为普洱茶附加值低,没怎么被村民待见。现在,产业链完善后,古树普洱茶成了茶农脱贫致富的“宝贝树”。

  看上去并不古老的古茶树群,很难让人想到这些茶树已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昌宁县宣传部副部长范红玉说,古茶树生产极其缓慢,外观看上去纤细,枝叶也不繁盛,但上百年的生长期沉淀了独特的茶香,市场价值很高。

  “空壳村”漭水镇沿江村的古茶树资源丰富。过去,守着满山的宝贝过着穷日子。“县里启动精准脱贫战略后,对沿江村的资源状况反复调研,决定发展古茶树产业。”沿江村党总支书记王双林说,目前全村光古茶树每年能生产5吨,市场价格达每公斤1500元。全村每年还生产台地茶20多吨,市场价格每公斤24元左右。

  普洱茶,让过去一贫如洗的沿江村变成了今天的小康村。村里分别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公司,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村民摆脱了苦日子。沿江村是昌宁精准脱贫“地图”上的一个点,也是当地精准脱贫模式的榜样。这个模式就是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龙头带领农户。

  一片茶叶托着几十万茶农。作为全国首批命名的4个优质茶叶基地县之一,昌宁境内的古茶树资源丰富,百年以上古茶树分布面积约3.7万亩,有42个群落、20万余株,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小小茶叶成了当地的脱贫产业。

  产业扶贫还要有销路。传统种植方式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户吃过不少亏。为打消茶农的销路顾虑,昌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探索了茶农以茶园土地面积入股,组建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昌宁红茶叶集团形成“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产销链。昌宁红在国内外市场势头很猛,产品远销俄罗斯、英国、法国等。销路有了保障,农民种茶有劲头。目前全县13个乡镇101个村约20万人涉茶种茶,茶园面积25.03万亩。2015年预计完成干茶总产2280万公斤,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200元。

  产业扶贫如何能长远?“充分挖掘古茶树的价值,要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范红玉说,昌宁县在积极培育茶叶种植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园区,创办和引进茶叶精深加工企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460个,获QS认证企业28个。全县茶叶企业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以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企业和茶农的双赢。企业收购实行保护价,每公斤鲜叶高于市场价0.2元,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

  “精准脱贫,在于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昌宁县扶贫办主任杨永军说。

  异地搬迁——

  搬得出,能致富,还要住得好,安置点面子里子都要

  从早年搬到卡斯镇邑林社区硝塘村民小组开始,罗金海已经盖了4次房。村子的土层条件差,“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地基不稳,房子易拉裂;地质条件差,滑坡频繁。盖房、修房成了当地村民的家常便饭。“挣的一点钱都投进盖房子里。”罗金海说。

  昌宁县根据当地特点启动了异地搬迁扶贫。罗金海很快就报了名,“这辈子就图能住得安稳一点。”在卡斯镇唐家田异地搬迁安置点,罗金海260平方米的大房子基本竣工,正在装修,他忙里忙外,顾不上擦汗,“住上了好房子,日子有奔头。

  盖房的钱从哪里来?罗金海算起账,盖房要花30万元左右,政策补助了一部分,当地银行提供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缺口靠借亲朋好友补齐。“家里有20多亩地,打算种一些香料烟,每亩能收入4000元左右。而且现在住的地方离集镇很近,打算将来做点小生意,还上借款不成问题。

  卡斯镇党委书记张仲伟说,利用扶贫、电力、水利等部门的扶持资金,搬迁安置点实现了“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整平)。农户搬迁前的地方复垦成农田或绿地,耕地面积增加了,生态环境也好了。

  如何能致富?张仲伟说,搬迁安置点的综合农贸市场、温泉医养中心、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等同步建设,为当地农户的经商和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还要让老百姓住得好。”张仲伟说。在卡斯镇另一个异地搬迁安置点大干塘,一排排崭新的白灰小楼鳞次栉比。“安置点有面子也有里子。”张仲伟说,安置点配备了党员活动室、红白喜事理事会、文化广场,有了新村貌,更要树新村风。

  昌宁县以“新村、新人、新貌、新产业,居住集中、土地集中、项目集中、基础设施集中、公共服务集中”的原则,大力推进异地搬迁扶贫。截至目前,全县落实搬迁人口3549户、136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59户、10239人。

  杨永军说,异地搬迁计划投入资金14.55亿元。全县47个安置点,11个选址在集镇周边,10个选址在交通方便区,26个选址在中心村。昌宁的原则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

  “挂包帮”——

  不留白,做到实,不脱贫不脱钩

  贫困地区还要帮一把。云南省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的长效机制。省市县主要领导各挂联1个贫困县,在所挂联的贫困县挂包1个贫困乡、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不少于2户贫困户;部门包村,省市各部门挂包1个贫困乡……

  “挂包帮”会不会留空白?作为全县6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之一的翁堵镇,建档立卡贫困村2个、建档立卡人口5008人,市、县、镇、村495人挂包,确保每个村都有单位和干部挂包,每一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

  “挂包帮”会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沿江村是保山市中级法院的挂包村,王双林说,法院已经为村里买了4000多只鸡,同时邀请技术人员为农户讲解饲养方法和技术。“贫困的瞌睡,遇到了脱贫的枕头。过去很多人过一天算一天,现在村民看到了希望,很多人主动找项目,内外合力摘穷帽。

  “挂包帮”会不会只是“蜻蜓点水”?温泉镇温泉社区是昌宁妇联的联系点,为了工作不打折扣,妇联干部职工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走访,做好走访记录,填写访谈问卷,摸清实际情况。截至今年10月20日前,全县挂包单位、干部实现首次走访,走访率达到100%。

  “挂包帮”工作做实,离不开监督考核。除了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外,昌宁实行在挂包干部中“三比三看”:比深入基层实不实、看贫困对象是否精准,比帮扶计划实不实、看脱贫措施是否精准,比作风转变实不实、看责任落实是否精准。通过自查和互查,在扶贫队伍中形成了良好推进的局面。

  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表示,领导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不脱贫、不脱钩,与贫困群众紧紧连成一条心。只有了解情况,才能做实事,做好事,动真情,扶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