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屏山“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07.05.2015  12:23

(记者  颜婧  吴亚飞)5月6日,立夏,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万涡村的千亩茵红李树已挂果。在3亩果园里忙碌的该村建卡贫困户宋安富告诉记者,多亏“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帮扶,村里确定了“茵红李”这一主导产业,“下个月卖了李子,我能挣4000元。
        作为我省乌蒙山片区的重点贫困村,万涡村山高坡陡、异常缺水,共有81户建卡贫困户。甩掉贫困“帽子”是村民们的心愿,更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屏山县全面贯彻落实“把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的精神,持续打响扶贫攻坚专项战役:从安排县级部门负责人挂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所有单位齐抓共管、邀请专家“问诊”,确保全县扶贫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向贫困彻底‘宣战’,首先是健全责任体系,激发县、乡、村的整体联动攻坚机制。”据屏山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起,该县坚持干部“驻扎在村、下沉到户”,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与贫困户签订“扶贫脱贫双向责任书”,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中。
        5月5日,与万涡村2户贫困户签订了新一轮脱贫责任书的驻村干部郑娟告诉记者,该村的81户贫困户,将由市、县两级扶贫移民局的干部共同对口帮扶,她自己不仅要对帮扶对象负责制定脱贫计划,更要在驻村期间,发动、统筹各部门力量,“大到协调资金、争取项目,小到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时间、脱贫规划和增收目标等”,确保政策、资金等要素都能用在刀刃上,实现逐户帮扶,逐户脱贫销号。
        万涡村村支书何久福表示,多级帮扶,党员干部下村入户,不仅给了群众信心,更让扶贫举措更加精准。屏山县自去年起,每年由县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扶贫基金,每户贫困户可申请2.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刚开始,村民都不晓得这个政策,多亏了干部挨家挨户摸底、宣传,现在村里已有50多户贫困户申请到专项资金,10多户已经开始修新房。
        目前,屏山县已形成由县领导任组长的15个乡镇攻坚队,由县级机关与78个贫困村联建党组织,并派驻78个驻村工作组,实现了对全县贫困村的全覆盖。
        脱贫,还须预防“返贫”。“必须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过渡到‘造血式’帮扶。”为此,屏山县联动各级部门,在对全县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过程中,更注重“授之以渔”。屏山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鼓励贫困户从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全县乃至宜宾市,正大力加强对贫困山村的产业致富路再定位、再开拓,并展开对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他们依靠双手改变落后面貌。
        今年3月,锦屏镇李子村村民想外出学习茵红李种植技术,帮扶单位屏山县委宣传部就为大家联系了全省知名的茵红李基地,“大伙参观回来后士气高涨,决心进一步发展茵红李产业”。4月,市、县交通运输局为对口帮扶的中都镇永富村硬化6公里村道,解决了制约村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新安镇新民村的贫困户,则收到了由县农林局党员干部定制的山鸡放养计划。5月初,该县畜牧局为对口帮扶的书楼镇新大村村民送去鸡苗和养殖技术,“按照目前每户村民成功养殖80羽鸡苗算,今年将助其增收4000元左右。
        上下联动,扶贫战役稳扎稳打。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开展,万涡村年内将实现劳务培训200人,技能培训100人,占当地劳动力近半人数。常年缺水的万涡村,开始招标建设寨子蒙水库,预计投入1900多万元,年内可实现通水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