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曾在绵阳搞科研(图)

10.01.2015  18:45

  “氢弹之父”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曾在绵阳搞科研图我要分享

 

  

 

 

 

  1月9日,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新华社发

  88岁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昨天坐着轮椅接受习近平颁奖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

  中共中央、国务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新华社

  人物档案

  于敏,男,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他的贡献

  实现氢弹突破和武器化

  于敏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他还带领团队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的神秘

  名字直到1988年才解密

  1961年1月12日,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于敏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名字直到1988年才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他的淡泊

  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