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村一体 打造农业现代化“升级版”
游客正在缪氏庄园体验采摘乐。
□范安富 吕清辉 刘苏阅
欢乐在姑娘眼角绽放,喜悦在汉子眉梢飞扬,幸福在一条条新建农村公路上奔驰,小康在一个个产业基地酝酿,甜蜜在一座座新村小院飘荡……仲夏时节,笔者行走在邻水县广袤的农村,亲身感受这里正在发酵的新生活、新幸福。
作为川东北一隅的百万人口的丘区大县,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后,邻水又怎样率先底部崛起,实现农业变轨?“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领,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产村一体,打造农业现代化‘升级版’。”邻水县决策层思路明晰。
县委书记李隆席(右二)、县委副书记黎均平 (左一)调研九龙农产品加工园。
产村相融
书写幸福美丽新画卷
“传统农业升级,首先要体现在产村相融上。”邻水县委书记李隆席说道,该县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推进主导产业连片发展,新村新居星罗棋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走进乡村,从整体上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既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又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住进新房,宽敞明亮心情好;产业环绕,既有租金又能打工;配套齐全,看书锻炼购物近;公路通村,下雨泥泞再不怕……”8月6日,笔者来到如画一般的邻水县柳塘乡大河坝村的外坝湾新村,提起如今的生活,村民甘小华就像打开了话匣子,还带着笔者参观新村。
新村整体座北朝南,傍山而建,依势收减,如扬风小舟,呈蓄势待发。房屋修建错落有致,竹林簇拥,小溪环绕。新村中间区域建有500平方米的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小广场一处。同时,新村紧邻柳塘乡大河坝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发展蔬菜1500亩,万亩脐橙园1个;生猪养殖基地3个,养殖大户15户,引进北京万氏草莓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了千亩草莓种植基地。“将新村建在产业集聚地,既缩短了农民作业半径,减少产业发展运输成本,又通过发展产业促进了农民收入提高。”李隆席介绍。
近年来,邻水县坚持产业围绕新村转、新村围绕产业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村,使园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民变市民。现代农业园区5万亩产业基地全面建成,袁市大光明至丰禾鱼鳞滩全线贯通,产业和基础设施一次成形,新建粮经畜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钰锦现代农业园区、八耳正大祖代猪场、关河千万只种鸡场、凉山黎家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全面建成,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东槽产业环线闭合带实现由“C”型向“O”型跨越。今年以来,该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柑子镇春和村、袁市镇大光明村等幸福美丽新村6个,启动建设袁市镇袁庙新村、礼堂新村、复盛乡教官湾新村等重点新村 3个,袁市、复盛等地44套新 型 房 屋7718平方米基本建成。
农旅结合
搭起农民致富新平台
8月3日,天气炎热,但是丝毫不影响缪氏庄园的人气,采摘葡萄、品尝红酒、体验垂钓、吃特色菜……庄园成了游客避暑乐园,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庄园业主赚得钵满盆盈,而在园区务工的农民个个也喜笑颜开,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园区生意火爆,他们务工收入自然更高。
缪氏庄园坐落于邻水县柑子镇,交通便利,紧靠达渝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之间,210国道和达渝高速纵贯南北。该庄园建设项目一期占地3000余亩,总建成将达10000亩,依山傍水而建,是集绿色餐饮、红酒文化、生态种养、葡萄旅游、户外休闲、生态农产品销售、科研教学、会务宴请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发展综合产业园。该园以有机循环农业为主导,依托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倾力打造国内有机品牌,并利用园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村种植业全面升级,拉动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葡萄种植园面积达3000亩,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大棚设施设备葡萄种植场,内设葡萄酒自酿体验区,生猪、鸡、鸭、鹅等健康生态养殖场,可带动3000余人就业。
近年来,邻水县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依托旅游吸引消费者,引入人才、资金、项目、管理等要素,有效地借农兴旅,以旅富农。依托农村秀美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农旅结合示范点,缪氏庄园、钰锦农耕文化度假区基本建成,天缘花谷乡村旅游区快速推进,脐橙文化博览园正加紧筹备建设,东槽、西槽乡村旅游带已初具雏形,农旅结合搭建起邻水农民新的致富平台。
三产互动
走活农业经济一盘棋
“九龙镇是全国重点镇,农产品加工园周边良好的农业环境和紧邻重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我非常看重,我相信选择这里绝对不会错!”日前,重庆九宝纸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赖祥云,在入驻邻水县九龙农产品加工园签约仪式上表示。
据了解,此次签约入驻的除了九宝纸制品有限公司,还有其他4户企业,5户企业总投资达15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18亿元以上,创税收0.5亿元,解决就业2000余人.生产项目包括泡菜腌制、鲜红辣椒加工、红白酒酿造、休闲食品等十多个品种。
“传统农业升级,核心要体现在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上。农产品加工业,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也是农业产业化的 ‘推进器’,是联结农民和市民、产地和销地、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纽带。只有做深做实农产 品 加工,农业才会有出路。”李 隆 席 坦言。在省委确定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和县委“1+8+7”发展战略部署下,借助川渝合作示范区全面启动建设及承接重庆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邻水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将村镇企业集约的农户以土地入股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办园。按照“科学规划、产业聚集、集约发展”原则和政府扶持、园区指导、农民主体、民主管理、企业支撑的模式,于今年5月启动建设了集信息、科研、生产、加工、物流于一体的专业化功能园区——九龙农产品加工园区。该园区位于九龙镇卫星村,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引进企业逾100家、工业产值过100亿、辐射带动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规模达10万亩以上,解决就业10万人,带动建成的新型城镇人口达10万,着力打造成全省知名国内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自园区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不紊,已完成“产城一体”总规及控规编制工作并通过专家评审。200余亩地的平场工作,已完成BT项目招标方案,9月份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基本完成道路骨架管网建设。目前已成功引进美国NPE(国家巴氏鸡蛋杀菌)公司在亚洲地区的唯一代理商落户邻水,已与18家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已同5家企业签订正式协议。如今,这个异军突起的园区,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迅速成为商家绽放激情的投资宝地,英才放飞的创业乐园,成为邻水农业产业集聚、链条延伸的平台,产品研发、产品装载的车间,成为引领邻水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
走访邻水广袤大地,东槽乡村旅游带、西槽乡村旅游带实现农业基地、乡村旅游良性互动,一三产业联动发展。九龙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步伐坚定有力,实现一二产业联动发展。邻水有机结合打造农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加工园区,三产互动发展实现破题,产业升级,农业经济一盘棋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