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图1:2015年我国教学点与小学的比例情况
图2:2015年我国小学接入互联网分区域情况
图3:主要省份2001—2015年教学点数量变化 单位:个
安徽蚌埠固镇清凉小学书法老师刘金牛正在给学生们上课。CFP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扶贫攻坚这场非赢不可的战役中,教育扶贫举足轻重。近年来,国家“保留”和“恢复”农村教学点取得重要进展,但“建设”和“发展”教学点相对比较滞后,教学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全国12省进行农村教育调查发现,农村教学点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为此,他们建议,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应实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完善农村教学点“最后一公里”建设,同步一体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加快,县城内小学数量大幅度减少,由2001年的46.5万所减少到2015年的16.4万所,15年间减少了64.6%。但是,农村教学点数量经历了“先减后增”过程,由2001年的11.4万个减少到2015年的9.2万个,15年里仅减少了19.5%,比农村小学减幅低45.1个百分点。尽管“保留”和“恢复”教学点取得重要进展,但“建设”和“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是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和“最薄弱环节”,处在教育分层的底部和教育神经的末梢,是教育质量不均等的“重灾区”。当前,农村有保留型、恢复型和沦落型三种教学点,普遍面临资金不足与效益困境、更新缓慢与标准困境、结构缺编与素质困境三重挑战。尽管未来教学点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但不可能被消灭,教学点将长期存在。
保留并建设好教学点有助于农村儿童控辍保学
我国地域广袤、环境复杂,许多农村地处偏远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保留并建设好一定数量必要的教学点有助于农村儿童就近入学、控辍保学。在县域内,2015年我国教学点数占小学总数(小学+教学点)的35.8%,在学人数达402.5万,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1%,复式班人数11.6万,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0.17%(见图1)。尽管农村教学点在学人数总量不大,但却集中着贫困程度较深、无力送子女进城上学、处于社会“后20%”弱势人群家庭子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目标人群,是教育现代化最难啃的“硬骨头”。完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既定目标,难度大、成本高、时间紧、任务重,须切实把握农村教学点的类型特点,按照公平、精准、质量、绩效原则加强建设。
保留型教学点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地形状况复杂、交通条件不便等大山区和深山区,主要是由地理因素而造成的教学点。尽管新世纪以来农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学校布局调整,但这些教学点因地点偏远艰苦而保留下来。保留型教学点的共同特点是学生人数少(大多不足20人)、年级不完整(只有小学一二年级或附设学前班)、教学方式特殊(多科教学、复式教学、小班教学)、办学条件差、教师引进难。保留型教学点基本坐落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实现教育现代化难度最大。
恢复型教学点主要分布在学生上学距离较远、交通安全隐患较大、食宿成本花费较高的丘陵和平原地区,主要是因过度撤并而恢复的教学点。恢复型教学点一般离乡镇和县城小学较远,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一般在五六十人以上)、班额比较小(每班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年级相对完整、教师数量相对充足、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尽管恢复型教学点状况不太差,但由于离县城较远,许多教师居住在县城,家校往返时间较长,多不愿意被分配或交流到这类教学点,加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沦落型教学点主要分布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活力不足、外出打工人口较多的行政村或小乡镇,主要是由质量差距而导致的教学点。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提高,对附近学校教学质量不满,因此家长用以足投票方式进城择校,或有亲人陪读,或让子女住宿,从而导致“教育吸引型”城镇化,出现“城满、乡弱、村空”局面。调查表明,有48.6%的乡村儿童是因为教育质量差才进城读书的,有54.6%的家长明确表示如果城乡教育质量一样好会让孩子回村读书。沦落型教学点拥有一定数量的生源,办好可以吸引生源回流,缓解城镇教育压力。
农村教学点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
尽管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发布之后,农村教学点撤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三年还新增2.25万个,但要清醒地看到,在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70%之前,保留型教学点日益减少、恢复型教学点涨幅不大、沦落型教学点不断增多是总体趋势(见图3)。调查显示,2015年教学点实际招生数仅占应招学生数的78%。当前,农村教学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们看不到希望和信心,即政府担心人口流动大、投入收益低,家长担心教学质量差、孩子希望小,教师担心学校被撤并、未来无出路,因此陷入了“人少无投入—质低无出路—能走咱就走—留守等撤并”的死循环。
资金不足与效益困境
教学点是非常规学校,标准投入难以保证基本运转,超标准投入又无法产生规模效益。“理性的决策者”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最大的乡镇中心小学。在歧视性政策指导下,农村教学点难以获得地方政府公平、充足、有效的财政支持。由于许多地方采取“垂直分包模式”管理教学点,即教育局管中心校、中心校管村小、村小管教学点,即使国家出台了“不足100人教学点按100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政策,但生均公用经费一般只下拨到唯一事业法人——中心校账户,中心校采取“集中记账、分校核算”方式管理经费,有时并不按规定标准给村小和教学点足额拨付,有的教学点还要靠教师工资和百姓捐赠维持运转。
更新缓慢与标准困境
国家尚未出台农村教学点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建设教学点既无标准可依,也无问责机制,特别是教学点数量较多的省份和地区,有的只重点建几个样板教学点供领导参观考察,尚未实现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全覆盖。即使一些地方政府曾实施过教学点达标工程,但由于教育资源投入有限,教学设施更新较慢,难以享受教育现代化成果,硬件差距越拉越大;加上教师培训不及时、教学观念太陈旧,导致许多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低,最终不得不靠“一根粉笔打天下”。仅以全国小学接入互联网校比例为例,2015年城区达91.5%,镇区为76.9%,乡村只有47.4%,由此教学点状况可见一斑(见图2)。
结构缺编与素质困境
近年来,农村教学点补充了许多新教师,35岁以下者占到教学点教师总数的45.9%,但50岁以上者依然占26.8%。调查发现,代课教师占到教学点专任教师的29.8%,西部地区教学点教师同时兼任2门以上学科的比例达83.8%。从师生比看,1名教学点专任教师仅服务于11.3名学生,远远低于1∶19的国家规定标准,教师数量较为充足。但从师班比看,每个教学点班级只能配上1.8名教师,低于1∶2.2的常规标准,结构性缺编现象依然存在,英语、美术、科学等课程依旧较难开齐开足开好。教学点品德课开设率仅有70.8%,科学课开设率为56.3%,信息技术课开设率只有29.2%。调查测试显示,城市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平均得分为78.9分,县城为60.8分,教学点只有38.5分,教学点教师素质差距依然较大。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