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古蔺:村民走在路上都在算旅游账
“现在冷,游客少,但也要做好设施保养。”11月29日一大早,古蔺县桂花乡汉溪村村民吴隆吉忙着把自家“福龙庄”的十几个床位用厚实的布料罩起来。吴隆吉说,“福龙庄”是自己住了20多年的木屋重新翻修的。吴隆吉的妻子刘远芬则忙把蜂蜜、竹笋、老腊肉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很多游客喜欢买这些土特产,我家蜂蜜卖120元一瓶,游客说很资格。”
汉溪村有个传说中叫“仙人脚板”的地方。老吴领着我们去看,深入山林沟壑,来到一个叫石凤窝的地方,大石板上布满约80个动物脚印足迹,长69米——这是亚洲目前发现的最长的肉食恐龙行迹。古蔺县以此为契机,正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寻龙记”也成为大黄荆生态旅游环线旅游扶贫的亮点。而周边依托旅游业发展的乡亲们,也期待“寻龙记”能做出声势,给大家带来更多实惠。
“希望通过‘众星拱月’,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形成白酒、旅游、能源三足鼎立。”古蔺县县长陈廷俊表示。古蔺是四川到贵州的重要旅游枢纽,但地处乌蒙山区,交通不发达。今年初,古蔺实施经典旅游线+扶贫公路建设工程,串起全县75%以上贫困村,受益贫困人口达3500多户,吴隆吉家所在的桂花乡,就在其中。
最近吴隆吉喜欢去的地方是香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路上,他遇到合作社中蜂养殖成员赖应江。赖应江是建卡贫困户,在合作社里有30群中蜂。“我负责养,合作社负责找销路,今年已收入3万多块钱。”赖应江向吴隆吉竖起3根手指。吴隆吉心动了,决定到合作社谈谈,也加入养蜂队伍。
之后,吴隆吉又来到省定精准扶贫重点村——香楠村。这里的林下养殖示范基地林地面积达30亩,有“林下鸡”和“跑山猪”养殖区,惠及15户贫困户。吴隆吉看重的是这里满山的睡莲杜鹃,“听说香楠村要搞生态观光、休闲体验,我要好好借鉴。”说这话时,老吴已被田边的人造景观多肉植物吸引,原来已有来自成都的公司开设生态农业合作社,仅土地租赁就让村民今年多收入20余万元。
成都的公司都来这里开发旅游了,这让老吴信心更足。而今年古蔺大黄荆生态旅游环线迎来了众多旅游企业,他们看重的是古蔺以乡村旅游开发带动的创业扶贫机会。今年,古蔺整合各类产业扶贫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2亿元,扶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项目。老吴说,大黄荆环线旅游风貌打造得最好的是大寨苗族乡富民村,目前富民村是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告别老吴,我们驱车来到大寨苗族乡,刚好遇上当地老百姓组织的文艺汇演。“要专门表演给游客看。”表演结束后,记者看见一位姓刘的群众演员表演完还没来得及卸妆,就着急往家赶,“要赶紧打包几个成都游客预订的手工腊排骨……”
在大寨苗族乡,蝴蝶标志布满大街小巷,并已规划进即将启动的旅游导视系统、光亮工程、核心区七彩菊花项目等。飞舞的彩蝶,就像大寨苗族乡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
专家点评
“新村+产业”综合体带动乡村旅游
目前,古蔺县比较成熟的旅游扶贫模式是乡村旅游带动模式。即依托当地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面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充分利用农业和少数民族资源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打造 “新村+产业”综合体。建设具有苗族特色的新村聚居点,特色民居、群众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农业产业园区,包含烤烟、向日葵、紫薯、辣椒、玉米等,在园区的数千米道路上,打造瓜果长廊,结合当地苗族风情体验活动,利用黄荆老林景区游客接待副中心地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提升了经济收入水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乌蒙山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主任 陈进忠
带头人说
带领大家致富是我的梦想
我在叙永县西溪村打造云上花开景区,投资至少6000万元。带领大家致富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这个梦,能做到古蔺。
用核心景区吸引游客,用专业人士指导当地老百姓——这种模式已在古蔺渐渐成熟。我认识的泸州本地企业家,就在古蔺投资旅游项目。我选择的西溪村位于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通过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已有很多民居变“旅居”。云上花开景区明年将呈现荷花梯田景象,还将种植100株高山杜鹃树。
我在村里开了首个农家酒店,名为云溪客栈。客栈80%以上员工是西溪村村民,工资每个月最低1800元,还能参加农家乐开办等相关知识培训。
——北京富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