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 点亮幸福

22.11.2013  16:52

 

凯里市经济开发区白午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小区。杨洪涛 摄

 

——贵州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生态移民调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更是需要攻坚的主战场。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黔东南地区,如何让久居深山的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丹寨县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发现,通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城镇周边建设移民安置区,依托产业支撑,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黔东南州探索出一种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建设多赢的扶贫生态移民模式。

移民搬迁:山内问题山外解决,农村问题城镇解决

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80%以上的黔东南州,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帮助偏远贫困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关心的首要问题,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应运而生。

宽阔的马路、风格清新的楼房,小区空地上,几个孩童相互追逐嬉戏,不远处塔吊林立、运输车来回穿梭……这是记者前不久在凯里市经济开发区白午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看到的一番景象。

没搞移民点前,这里就是个破旧的农村,周围是荒坡,农民靠种地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一两千块钱。”白午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小区59岁的苗族老人黄荣刚说,因政府在白午村搞移民安置点建设,他家的房屋被征收,他用补偿款为两个儿子各购置了一辆运输车,利用开发区大力搞建设的机会,运输土石方,每台车每月收入2万多元。

黄荣刚是首批入住移民安置点的农户,记者在他家看到,刚装修好的屋子布置得非常温馨,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一应俱全,冰箱里放满了新鲜蔬菜、水果、肉蛋。他说:“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人没啥区别,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了。

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丹寨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试点县,多数贫困群众生活在山大沟深的深山区、石山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今年28岁的丹寨县雅灰乡羊高村侗族小伙杨再前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多年来生活水平没有太大改善。得知政府扶贫生态移民政策后,他积极响应号召,目前已经搬进了县城附近的移民安置小区。

只要能搬出来,能找份工作,生活肯定比在大山深处好。”杨再前说,他们村100多户农户中,有差不多五分之一已经搬出了大山。

记者采访了解到,按照“山内问题山外解决,农村问题城镇解决,农业问题产业解决,面上问题点上解决”的思路,凯里市、丹寨县等结合异地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对居住在深山区、石漠化区、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以及居住在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的农户,采取向县城及县城规划区、产业园区、重点城镇转移安置的措施,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例如,以凯里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跨区域搬迁方式,依托开发区,面向全州农村人口,通过群众认购、国有公司融资建设,统一配套公共服务,政府让利并按成本价出售住房。

产城互动:企业从发达地区来,工人从贫困山区来

成立于1996年的深圳市兴富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机械设计、生产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为摆脱“用工荒”的困扰,2011年,由公司投资建设、预计年产值12亿元的装备制造项目落户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而随着一批像兴富祥这样企业的入驻,金钟开发区预计今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亿元。

上班包吃住,厂里给交五险一金,离家近方便照顾老小,算下来,比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还要划算。”杨正忠这样说。老家在离县城30多公里大山深处的杨正忠,如今就在兴富祥上班。不到两年时间,杨正忠已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为组长,每月工资3000多元。

杨正忠说,他们一家四口住进了政府提供的生态移民安置房,买房花了5万元,其中政府补贴2.8万元。“以后手头宽裕了,就在县城买间大房子。”据杨正忠介绍,仅他们村就有10多个老乡在自己打工的企业上班,跟以前相比,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如今,在丹寨县、凯里市的一些生态移民区,有越来越多像杨正忠这样来自深山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丹寨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徐刘蔚介绍,丹寨县在金钟开发区周边的扬武镇、龙泉镇及长青片区组团布局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通过城市干道将生态移民点联通。同时利用开发区大力发展产业,培育项目集群,打造移民就业平台,扩大用工需求。

在推荐移民到开发区就业的同时,每个移民点均建有商铺和配套的农贸市场,将商铺和市场摊位以低于市场销售价出让给移民群众,推动移民创业和就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

据统计,目前丹寨县金钟开发区已落户的84家企业提供了3000余个就业岗位,安置点附近的农业产业基地,吸纳就业890多人,人均月工资超过2000元。

在东部沿海产业向西部转移中,劳动力优势成为企业选址定点的重要因素;而生态移民工程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县城集中,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条件。

有产业做支撑,就能解决就业。”凯里市委副书记、凯里经济开发区工委常务副书记涂刚说:“现在我们的产业园区不怕没有企业入驻,已经从过去的‘招商’变为如今的‘选商’,初步实现‘产城互动’。

涂刚分析,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断出现“用工荒”现象,一些企业转移到内陆地区,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创业,为生态移民群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各项条件改善,生态移民区附近的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规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从发达地区来,工人从贫困山区来”的互补格局正加速形成。

民生配套:山区土地有处置,城镇生活有保障

移民搬迁后,原来农村的土地怎么办?子女教育怎么办?医疗怎么办?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凯里市、丹寨县的生态移民工程一一作出了解答。

涂刚说,按照市里相关规定,农户生态移民后,原有的土地由本人自由处理,可承包给别人,也可以退耕还林,在“带着资产进城”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城镇居民的相关公共服务。

凯里市、丹寨县还把移民工程和敬老院建设相结合,将无生活来源的贫困老人集中供养,让鳏寡孤独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在丹寨县扬武镇看到,移民安置点附近新建成的敬老院格外显眼,专为移民及产业园区职工子女修建的“金钟第一小学”已投入使用。

丹寨县规定,扶贫生态移民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子女可在县职校免费享受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对部分没有就业技能、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移民群众,由政府安排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整合“阳光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涉农培训资源,广泛开展企业、学校相结合的“厂中校”“校中厂”综合培训,移民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凯里市委副书记周文锋认为,当前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扶贫生态移民促进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便于改善条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黔东南州州长廖飞说,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结合民生改善,有效利用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到“有安置住房、有生产生活保障、有稳定收入、有受教育权利、有医疗卫生救助、有养老保险、有社会福利和慈善”,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实现多赢:生态环境减负,城镇化率提高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极大地发挥了“带两头、促中间”的作用,即“一头减少贫困人口、一头增加城镇人口,中间促进城镇化率提高和解决产业园区用工。

记者在多个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采访了解到,安置区规划建设路网工程、医院、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派出所、社区活动中心、商贸中心、公园等配套措施,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一些小规模城镇逐渐形成。据初步统计,2012年和2013年,黔东南州通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共搬迁群众8.65万人,为全州城镇化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

据了解,在丹寨县、凯里市等一些需要移民搬迁的地区,人口往往居住分散、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环境一旦遭受严重破坏,极难恢复。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正是改善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环境,提高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自从我家搬到县城后,除了2亩田承包给老乡外,其余的山地都退耕还林了。”杨正忠说,乡下农村的山地太贫瘠了,坡度又大,还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往往“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筐”。

徐刘蔚介绍,一部分农户生态移民后,原居住地的人口少了,人均占有耕地增加,在土地规模经济效应下,未搬迁的农户收入也会有所增加。

今后,在实施移民搬迁的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和退耕还林工作力度,鼓励移民积极实施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减轻移民搬出地生态环境压力,保护和改善当地的自然风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徐刘蔚说。(记者王海征 杨洪涛 郑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