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珙县谱写农民增收新画卷

19.03.2014  09:54

鹿鸣茶基地

—— 珙县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纪实

 

传世珙桐,传奇珙县。那里不但有风光旖旎的奇峰秀山,也有历史文化厚重的僰人悬棺,更有迷人出彩的现代农业自然风光:“龙茶花海”、珙桐花万花斗艳让人陶醉,工厂化养蚕让人倍感新奇,用桑枝条种出的食用菌个大色鲜,林下种养殖既出效益又成了风景点,还有那好吃的黑花生,肥嫩的下罗老寨土鸡……

 

近年来,宜宾市珙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蚕桑、茶叶、林下经济、畜牧、蔬菜”等五大支柱型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迎来了珙县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春天,已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884元,农业增效十分显著,农民的腰包都鼓了起来,珙县农民增收工作还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县。

 

特色产业亮点多百姓增收很突出

 

走进如今的珙县,给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到县城的路变宽了,县城变得更加繁华洁净,各乡镇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基地和园区,农民们既可外出务工又可在家附近的产业园区或公司上班,不但就业挣钱的路子多了,收入也翻了好几翻,一座座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村镇……珙县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强县。

 

看珙县蚕桑产业稳步发展,气势如虹。截至2013底,全县共有桑园基地12.25万亩,茧产量达到12.7万担,蚕业综合产值达到7.49亿元。蚕业产业在桑园基地、蚕茧总量、综合开发、蚕业总产值、科技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发展,工厂化养蚕广为推广,“一步成园”栽桑技术亩植800-900株,“多批次养蚕”改传统的一年四季为一年八批次,自动化上簇省劳省时,桑枝条和养蚕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增加了新的经济增收点,蚕农增收十分明显。目前,全县每年以桑园面积增加1万亩、蚕茧产量增加1万担、蚕农收入增加5000万元的速度递增。

 

为了抓好桑枝条和养蚕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珙县形成了“桑一蚕一菇一肥”、“套种黑五类”的循环经济模式,已发展桑枝食用菌种植示范村15个,带动全县蚕农1100余户生产桑枝食用菌385万袋,桑枝食用菌产值已达到3220多万元。全县桑园间种的紫红苕、黑花生、黑玉米、黑土豆、黑豆和大头菜共计4.5万亩。桑园间种和桑枝条收益达14584万元,其中桑枝条产量7.5万吨、产值2625万元。2013年全县投产桑园每亩综合产值平均达到5251元,实现千百万元村50个,其中千万元村4个,500万元村13个,200万元以上村28个,100万元村5个,50-100万元村40个,有效地提高了桑园的单位效益。

 

看珙县茶叶产业蓬勃发展,现代茶产业强县呼之欲出。珙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是全省茶叶示范基地县、全国100个产茶基地县。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茶叶产量0.44万吨,茶叶产值4.2亿元,已形成了以永兴茶场、曹营、石碑片为主的现代标准化茶园基地,以王家、洛表片为主的高山生态茶园基地,以玉和、下罗片为主的万亩生态茶园基地,以珙泉、恒丰片为主的特色生态茶园基地。

 

看珙县现代林业特色多姿发展,幸福珙县触手可及。为让“青山”变“金山”,珙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走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道路,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协调持续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生态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速的目标。珙县坚持构建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现代林业综合利用示范体系,重点实施食用菌、黄连、天麻、绞股蓝4个林下种植项目、1个林下养殖山地乌骨鸡项目和1个林下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项目。

 

看珙县蔬菜产业生产基地、蔬菜专业村遍地开花。目前全县已发展蔬菜百万元村9个,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5435万亩,产量达到22.0254万吨,实现产值3.815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金”字招牌叫得响龙头带动见效快

 

蚕桑、茶叶、林下经济、畜牧、蔬菜”等五大支柱型特色产业为珙县打造了品质好、效益好、叫得响的“”字招牌,其快速发展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

 

四川省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龙头高舞,助力产业发展。公司以一抓发展,二抓科技,三抓投入,四抓管理的意识创新推进珙县现代“三高蚕业”产业发展。目前,公司已新栽一步成园桑7万余亩,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378间,累计新建标准蚕房9500间57万平方米,购置蚕桑生产农业机械1500台套,有效地带动1.8万户蚕农增产增收。公司于2007年成立的“珙县富民蚕业专业联合总社”社员总数已达18548人,是全县社员最多、最规范、最具活力的专业联合社。七年来联合社在蚕桑科技、基地建设、养蚕设施、农业机械、优质蚕茧奖励、“三高蚕业”补助等方面提供的扶持资金达675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蚕农与公司的生产合作关系,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促进了增产增收,全县入社蚕农每年人均增收都在1500元左右。

 

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其带动下,涌现出了珙县僰乡茶厂、珙县红运茶叶专合社、僰贡茶业专业合作社、洛表胜景村茶厂等一批新兴的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新发展现代茶叶基地数万亩,取得茶叶绿色食品认证8个,诞生了许多知名的茶叶品牌,其生产的“鹿鸣”系列,更是成为了四川省著名商标,并多次获得国家、省上评比金奖。

 

为突出特色,示范引领,珙县以林禽、林药、林菌、林茶、林游等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龙头示范带动,精心打造“万亩林亿元钱”高效立体林地综合利用示范区。2013年,珙县僰丰绞股蓝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生产龙头,带动600余户农户参与林下种植绞股蓝基地建设;以珙县锦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1500户农户参与林下种植天麻种植基地建设;以珙县平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带动240户农户参与林下种植黄连基地建设;以珙县绿竹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500户农户参与林下山地乌骨鸡养殖基地建设;以林海竹荪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825户农户参与林下种植竹荪基地建设;以龙凤花卉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350余农户参与林下生态消闲旅游基地建设。预计全年可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2500万元,林农增收2770万元。

 

科学规划很给力农民小康有盼头

 

为确保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珙县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对“蚕桑、茶叶、林下经济、畜牧、蔬菜”等五大支柱型特色产业制定了详实而科学的发展规划。

 

为发展现代“三高蚕业”,2014年珙县将力争全县发种15.5万盒,产茧12.8万担。为立足长远,做大产业,珙县还计划从2016-2020年,梯次推进,具备20万亩、50万担,20亿元产值的产业规模基础,建成全省蚕业大县、全国优质蚕茧原料基地县,蚕农售茧收入7亿元,实现桑、蚕资源综合开发收入5亿元以上;力争茧丝工业产值8亿元以上,税利5000万元以上,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实现全县蚕农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亩桑园地收入超过1万元。

 

为使珙县茶叶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珙县力争到2018年底前,把珙县建成20万亩绿色和有机茶基地,并跻身全省茶叶产业强县行列。早茶面积15万亩,有机茶面积3万亩,年产干茶1.5万吨。茶产业农业产值达到9.8亿元,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税收达到6000万元。全县培育2万名职业茶农,职业茶农每人年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4万元。

 

为“发展现代林业,构建幸福珙县”,珙县高标准编制了《珙县林下经济建设实施方案》和《珙县“万亩林亿元钱”高效立体林地综合利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到2015年林下种植食用菌5000亩、黄连5000亩、天麻20万平方米、绞股蓝10000亩、林下养殖山地乌骨鸡20000亩和林下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基地15000亩。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6万亩,预计实现林下经济产值突破6亿元,农民林下经济收入人均增长2000元。

 

经济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成为了珙县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最大的亮点,珙县人民的好日子大有盼头,他们正大踏步向着小康的幸福美好生活高歌猛进。(四川农村日报蔡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