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五条路径谱写扶贫攻坚新篇章

28.05.2018  04:42

 

  2018年,是宜宾市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全市要完成4个贫困县摘帽、167个贫困村退出、6.74万贫困人口脱贫、产业和就业扶持3.94万人的年度减贫任务。在脱贫攻坚决战来临之际,宜宾市以科学的谋划,高效推进,精准落实,通过五条路径促脱贫、谋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再战再胜、决战决胜。

   一、把准脉搏,精准帮扶引领脱贫

  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关键中的关键是要保证帮扶“精准”。一方面,扶贫对象信息精准。宜宾市在全面建立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库的同时,动态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基础信息、转移输出、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五个名单”,落实好“一库五名单”动态管理办法,及时更新变动情况,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数据不错不漏、增减有据。

  另一方面,结合贫困群众需求,在落实各项政策的同时,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出台扶持力度更大、帮扶举措更实的政策,确保就业扶贫、社会保险扶贫各项政策落在细上,落在小上,落在实上,更要落在准上。

   二、提升竞争力,技能培训保脱贫

  宜宾市在抓好面上就业扶贫培训的基础上,实施2018年计划退出贫困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确保全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5500人次以上。抓好倾向性技能培训。对没有外出就业经历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对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满足临港智能终端等产业需求的岗前培训,其中开展临港智能终端招用工培训人数217人,发放补贴金额5.82万元。

  确保技能培训沉下去。组织市内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深入贫困县、贫困村,通过“送培训下乡”、开设“扶贫专班”“一帮一”对口帮扶等方式,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民族特色手工艺培训、语言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五大类培训。

  着力打造劳务培训品牌。今年,全市计划重点打造“酒都阿嫂”“酒都名厨”“酒都能手”“酒都工匠”等劳务品牌。前段时间,长宁县“竹工匠”、兴文县“苗家惠嫂”、“苗绣大师”等劳务品牌培训都取得了不错效果,有力助推了贫困劳动力实现异地转移就业。

   三、广开渠道,就业吸纳促脱贫

  一是利用临港智能终端用工实现就业。宜宾市各区县以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提供上万个岗位为契机,支持、配合临港企业的各阶段各工种用工需求,将大量用工需求转化为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增收渠道。以超常规举措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求职就业方案,引导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广泛动员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市场机构,面向贫困劳动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到临港就业。今年2月,宜宾市人力源社会保障局开展智能终端招聘服务月专项活动:发放招用工宣传资料83610份;举办专场招聘会59场,达成就业意向7438人,提供岗位36007个;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进场人数8096人,达成意向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人数1368人;开展送岗下乡活动51场,提供岗位29303个,为贫困户提供了大量有效的就业岗位。

  二是利用“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就业。今年,“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是全市就业扶贫重点之一,宜宾市各区县积极探索,充分盘活大量旧村院落、闲置厂房和蚕房等闲置设施,探索建立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积极协助“就业扶贫车间”在乡镇、村开展“扶贫加工点”、“社区工厂”、“卫星工厂”等就业扶贫模式,通过“车间建在乡村上,上班就在家门口”的方式,为贫困劳动力开辟就业脱贫新路径。

  宜宾磐达制扇有限公司是全市“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公司位于长宁县梅硐镇马鞍村,是长宁县就业局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主要生产销售竹扇和竹纤维,就地解决200余人就业,其中建卡贫困户50余人。今年,该公司将进一步有效利用长宁县丰富的竹资源,做强做大竹扇产业,鼓励各村成立竹扇产业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各村具体情况,将铣篾片、劈丝、编线等工序放到各村,建设新的“就业扶贫车间”,进一步实现贫困家庭劳动者在本村就业。

  三是建设扶贫示范村带动就业。去年,全市成功创建7个省级就业扶贫示范村、20个市级示范村。今年,全市将进一步加强探索,以村级产业+就业、本地企业+就业、扶贫产品+就业、公益岗位+企业、出村转移+就业等“N个加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的大屋社区,近年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出发点,通过企业自主培训、农民夜校培训、政企联合培训、送知识下乡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建卡贫困户从2011年的103户358人,减少为现在的2户9人;2015年、2016年、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升,分别达到11477元、12900元、13700元。

  四是通过跨省劳务输出实现就业。转移就业是贫困户最快捷、最有效的脱贫增收途径,一人就业就能确保一家脱贫。今年全市贫困劳动力计划新增转移就业6000人,转移就业规模达到68550人以上。在与上海嘉定、江苏苏州、浙江海盐等地建立稳定劳务输出关系的基础上,近一步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和“泛珠三角(9+2)”劳务对接平台,开辟更多输出渠道、链接更多岗位流,确保贫困群众能上岗、留得住、干得好。

   四、创新举措,打通销路支撑脱贫

  “就业扶贫产品”是宜宾市就业扶贫的重大创新举措,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认可。今年,全市将继续推进就业扶贫产品认定,各县区将进一步加强引导,进一步发挥好宜宾特色,把宜宾就业扶贫产品招牌打好,名片擦亮。

  4月28日,宜宾市就业扶贫产品电商平台正式开通上线,首期上线企业达50家、产品110多种。这是宜宾市大力推进“就业扶贫产品”认定和销售的一大举措。

  宜宾市人才就业局联合宜宾市电商协会、中国邮政宜宾分公司等单位,打造了宜宾就业扶贫产品营销中心,帮助企业通过电商在线上销售“就业扶贫产品”。珙县优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诚说,这个方式扩大了就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创业更有信心,带动贫困群众致富有了更大助力。

   五、财政兜底,全覆盖医保巩固脱贫

  医疗保险兜底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全市今年继续确保医疗保险“三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现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范围,实现贫困人口报销比例100%;加强宣传,确保贫困群众医疗保险知晓率100%。

  对重度残疾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指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或死亡且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夫妻,由政府为其代缴100元/年、人养老保险费,确保这部份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

巴中市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巴中作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任务十分艰巨。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巴中人民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创新性地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9.扶贫与移民
今年全省确保90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5月22日,全省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在眉山市青神县召开。记者获悉,今年我省将重点抓好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确保全年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90万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其中45个深度贫困县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参加培训3.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今年全省确保90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5月22日,全省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在眉山市青神县召开。记者获悉,今年我省将重点抓好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确保全年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90万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其中45个深度贫困县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参加培训3.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