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10月22日 宜宾将举办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

11.08.2015  19:40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张永龙) 8月11日,记者从《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 8月23日——10月22日,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将在宜宾市图书馆二楼对市民免费开放,展厅面积共510平方米,将集中展示向家坝水电站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果。

   378件文物参展 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是迄今为止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基本建设文物保护项目。本次展览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让全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共同领略向家坝库区新发现的有五千年历史的文物实物,及其他重要文物实物风采。

  据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本次展览展品数量多、价值大。参展文物共计378件,有石器、铜器、陶器、瓷器等类型,时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均是从向家坝库区出土的3万余件文物标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石棺

  如叫化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酒杯,证明了宜宾酒文化历史渊远流长,进一步夯实了宜宾作为中国酒都的历史地位;又如石柱地遗址出土的神秘莫测的战国巴蜀文字印章;再如斑竹林遗址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虽穿越千年,但画像内容依旧清晰可辨,该石棺体量巨大、造型独特、画像布满全身,是汉代雕刻造型艺术之精品,极具观赏性。

   现代化技术支持 现场虚拟复制明清古街

  为最大化地呈现文物风貌,本次展览采用多媒体场景复原各具特色的迁建地面文物。向家坝水电站涉及搬迁复建的文物计有44处,涵盖寺庙、宫观、会馆、祠堂、民居、牌坊、城门(墙)、古井、古桥等,时代从明代到民国,延续六百余年。其中,已公布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7处。

瓷盘

  本次展览将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展出,如对楼东古街,采用多媒体场景复原的方式,向观众形象地展示复建后这条明、清老街石板铺路、两侧小青瓦悬山式屋面、二至四进四合院的原貌;又如,对寺庙宫观古建筑,选择清凉寺、万寿寺、万寿观等10处大型古建筑,以模型的样式展出,让观众对复建后的古建筑有个直观的认识。

  为提高展览质量,由全国知名的专业公司设计和布展,采用场景复原、互动模拟、三维成像等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技术,虚实结合,为观众献上一台视听盛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首次在宜宾引入3D打印技术,现场制作文创产品。

巴蜀印章

  除此之外,宜宾市博物院自主开发的文创产品,如仙人骑鹿摆件、钱范、花鸟T恤、写意画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将在本次展览中首次面世。

  同时,本次展览还将展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为配合此次展览专门开发的文创产品。

   填补川南考古空白 抢救发掘文物约3万件

  据了解,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它自身的重大价值,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在我国文物考古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极大地提升了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而且也为宜宾的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新的重要支撑点。

石矛

  该工程分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和地面文物保护两部分。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始于2009年,结束于2012年,发掘面积共计6万余平方米,出土重要文物、文物标本约3万件,遗址时代跨度为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并首次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将川南的历史上溯了3000年,填补了川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发现的秦灭巴蜀以后的文化遗存为研究蜀人南迁和南方丝绸之路线路提供了的新线索;其中叫花岩遗址、沙坝墓地、石柱地遗址、骆家沟遗址分别被评为2009—2012年的“全国重要考古发现”,石柱地遗址还入选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地面文物保护部分共有清凉寺、禹王宫等44处文物异地搬迁复建,其中42处将在屏山县书楼镇按古城的形制和布局特点复原,其余2处将在屏山镇复建。

铜剑

  目前,搬迁复建工作已通过专家方案论证、基础(配套)设施设计、工程招投标,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工程预计将于2017年全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