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坝库区文物将首次集体亮相 陶酒杯证明宜宾酒文化史超过5000年

12.08.2015  10:29

本报讯 (记者 吴亚飞)8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该展览将于8月23日在宜宾市图书馆免费开放。此次考古历时20年,共挖掘文物3万余件,将川南历史上溯3000年。

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向家坝库区文物,由地下文物抢救发掘和地面文物搬迁保护两个部分组成。据宜宾市文管所负责人黄乐生介绍,本次参展展品是从3万余件出土文物中精挑细选而出,数量多、价值大,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有石器、铜器、陶器、瓷器等类型。

参展文物亮点纷呈。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酒杯,将宜宾酒文化历史上溯到约5000年前。另一重要展品,汉代画像石棺,虽历时上千年,但画像内容依旧清晰可辨,该石棺体量巨大、造型独特、画像布满全身,是汉代雕刻造型艺术之精品,极具观赏性。据悉,该石棺还将“漂洋过海”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展出。

向家坝库区涉及搬迁复建的地面文物共44处,涵盖寺庙、宫观、会馆、祠堂等,时代从明代到民国,延续六百余年。为最大化地呈现地面文物风貌,本次展览采用场景复原、互动模拟、三维成像等多媒体展示技术,力争让观众如身临其境。

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是迄今为止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基本建设文物保护项目。为抢救大量将被淹没的珍贵文化遗产,我省相关文物部门历时20年,完成了淹没区地下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工程,地面文物迁建工作正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