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振兴“三大球” 每年将投入上亿元

13.03.2015  11:39
核心提示:3月12日,记者在四川省体育局召开的全省体育局长会上获悉,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每年将投入亿元,对四川的足球、排球、篮         3月12日, 记者在四川省体育局召开的全省体育局长会上获悉, 在省委、 省政府的支持下, 每年将投入亿元, 对四川的足球、 排球、 篮球(以下简称“三大球”)振兴已经拟定了一套宏大的规划, 有望迎来又一个发展高潮。

   资金: 亿元

  “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 ”这是以前被各项经费短缺搅得焦头烂额的四川排球管理中心主任周建安在“三大球”经费倾斜后最大的感受。

  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介绍, 目前四川“三大球”的经费从每年的2000多万, 直接追加到7000多万。 平均每个项目追加经费近2000万。 另外还设2300万专项资金对各地市州“三大球”进行扶持。 主要用于比赛、 活动开展的奖励、 人才输送培养的奖励和省运会的成绩奖励。 “目前首批专项资金已经发放下去, 受惠地市州达21个。 ”朱玲说。 记者了解到, 按2014年成绩, 成都已获得440万奖励, 绵阳获得175万。 仅绵阳足球一项就获得了111万的资金支持。

   规划

  “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三大球’国家队里都有我省选手参加奥运会备战。 ”朱玲说。

  据记者了解, 在省委、 省政府提出振兴四川“三大球”要求后, “三大球”管理中心也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 四川排球管理中心甚至拟定一个时间跨度长达8年的规划。 这份规划并没有局限于全运会、 奥运会成绩。 相反, 为了排球振兴, 在规划上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安排布局。 如: 如何构建排球发展的保障机构, 如何苦练内功促进人才发展, 输送队员进入国家队的指标和任务等, 并且首次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大中小学校以及社区排球运动”等。 此份8年规划内容, 表明了四川排球将从基础入手, “蓄水”促进人才发展的同时, 还将进一步普及排球运动, 并按照四川自己的特色寻求突破。 而四川足球则提出在未来5年里, 拥有比较稳定的一支中甲球队和两支中乙球队, 并在2017年全运会上确保有球队进入四强。 篮球则将依托市场和社会, 全力抓好职业联赛、 抓好青少年水平的提高, 从而带动全运会队伍水平的提升。

   敞开大门

  四川人身材短小精干, 人才稀缺, 这也是近几年制约四川“三大球”发展的一个瓶颈。 面对如何招来“高大上”的选手? 朱玲表示, 这次将主动敞开竞技体育大门招贤纳士。

  据了解, 此次“三大球”为了解决“选人难、 留人难”的人才瓶颈, 还专门设立了交流引进资金, 以加快落实体制外运动员优于体制内运动员政策。 目前, 四川足球在这一政策下, 已初见成效。 其4支球队中, 有三支都属于体制外。 男子一队的主教练孙博伟更是以年薪20多万, 返聘回来执教。 原国家足球队队长马明宇也被返聘到了足管中心当副主任。 “我们就是希望利用他们的经验、 利用他们的影响和号召力来为四川足球服务的。 ”省竞技处处长高亚祥说。

  篮球则谋划的更早, 早在2009年就与四川金强集团联合成立了男子篮球俱乐部。 目前四川篮球更是跻身CBA联赛。 女篮则牵手多次获得CUBA冠军的北师大女篮。 现在的四川女篮, 正是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的结晶, 其队员邵婷已成为中国女篮的主力球员。 就连市场化最弱的四川排球也传出了好消息, “今年他们将成立排球俱乐部。 这是四川第一个管办分离的职业化排球俱乐部。 ”高亚祥向记者透露说, “目前大体方案都已通过, 只有一点枝末细节问题了。

  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上, “三大球”管理中心已在全省布下了41个点, 鼓励地市州办高水平运动队。 据悉, 省足管中心已将二队委托给了德阳, 依托德阳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共同打造的足球奥校, 来培养这批青少年足球人才。 此外, 还将在全省建立“校园三大球”竞赛机制, 积极筹建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一体化的“三大球学校”, 实现后备人才“早期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