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美口袋婆婆 拾荒14年不卑不亢撑起贫困家庭
每天数百次弯腰,撑起病贫困之家
遇到帮助必感恩,不给他人添麻烦
今年清明节已过,77岁的蒋贵英仍坚守在成都——她已经14年没有回资阳老家扫墓了,因为她虽有心,但无力。几乎每天18时许,蒋婆婆都会背着一米多高的“标志性”口袋,准时出现在红星路二段等公交车回家。口袋里,是她每天数百次弯腰捡来的塑料瓶、包装纸等废品,以此撑起她极度贫困的家庭。虽然去年网友及公益组织就曾关注过她,但是,她仍然坚持每天“上工”,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就算接受了帮助,也会想方设法用自己的方式感恩。
辛劳的现场
不辞劳苦
拣废品养家 77岁仍不歇
清明节前夕,成都晚报记者跟随蒋婆婆,见证了她一整天的生活。每天早上5时,蒋婆婆准时起床,烧水、煮面,将上初中的外孙叫醒,自己背着昨晚整理好的废品,前往废品回收站变卖。8时,蒋婆婆回到家里,背上比自己高半个头、生活不能自理且神智不清的54岁女儿,来到平房外,将她固定在屋檐下的一把椅子上。蒋婆婆腿不好,常常会和女儿一起摔在地上。9时,蒋婆婆搭乘6路公交车,来到春熙路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垃圾桶旁,蒋婆婆打开桶盖,努力将身体探进垃圾箱中,仔细翻找。蒋婆婆找到一个瓶子,拧开瓶盖,将里面剩余的液体倒入旁边下水道,双手用力压出瓶里的空气,盖上瓶盖,放入事先准备的黑色塑料袋内。接着,她再次将身体探入,这次她找到一双旧球鞋,用手拍拍上面的灰尘,仔细比对大小后,放入红色口袋内。这时,蒋婆婆发现垃圾箱底部,有个装满垃圾的大口袋,她小心地将袋内垃圾倒进垃圾箱内,把口袋折好,揣在身上;确认垃圾桶内没有可用的东西后,她才轻轻地合上桶盖离开。
直到上午11时,蒋婆婆翻找完20余个垃圾桶,反复弯腰100余次,“春熙路的废品多,这里每个垃圾桶,每天我至少翻找三次。”
不愿添乱
有免费午餐 她却绕道走
“那么多好心人都帮了我,我都记在心里,有机会一定要感谢。”
中午12时许,某快餐店门口,该店店长四处张望着。看见蒋婆婆,马上拉着她进店,为她提供免费的饭菜——自从去年5月有网友将蒋婆婆的生活“曝光”后,这家快餐店便开始为蒋婆婆提供爱心餐。但蒋婆婆怕给店里添麻烦,中午通常会选择绕开这家店。
18时许,一米多高的蛇皮口袋装满后,蒋婆婆拿出两条长绳,将袋口缝上,自己做两个肩带,背着这20斤重的大口袋来到车站。一辆挤满乘客的6路车停靠在站台边,她却不急于上前,安静地站在原地,等下一辆乘客少一点时,才费力地提起口袋,挪到车边。“哪个帮下婆婆嘛!”东星公司105车队的司机都认识蒋婆婆,“几年前就看到她,很自觉。”车队驾驶员黄家磊说,“没钱她会告诉你,后来我们决定不收她的钱,但她只要有钱就要投币。”后来,一位司机给蒋婆婆办了张老年卡,“不论有没有空座,蒋婆婆都会站在口袋旁。”
网友“弹簧锅”是某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他经常组织有爱心的市民去帮助蒋婆婆。离开时,蒋婆婆都硬要塞给他们一把花生米。面对市民的帮助,蒋婆婆说:“很多人都帮过我,他们的样子我都记得,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感谢他们!”
辛劳的背后
不想诉苦
女儿遇不幸
老人挑重担
蒋婆婆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女儿6岁时被诊断出脑膜炎,在她的神智还没被病魔吞噬时,曾结婚生子。但外孙儿1岁时,女婿因癌症去世,女儿因脑膜炎引发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老伴有支气管炎,耳朵聋了,干不得活,大儿子在照料他。儿子们都在外地拼命打工赚钱,供各自的娃娃上学。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蒋婆婆说。从那时起,年过古稀的她便背着只有1岁的外孙儿,走街串巷拾废品度日。
现在,蒋婆婆租住在二仙桥北路,一处拆迁工地旁的平房内。她的女儿每天都会在屋檐下坐一天,“这样可以避免她把大小便拉在床上,我只需清洗她的衣服和椅子就行了。”如果没有被快餐店的经理发现,蒋婆婆一家的早餐和晚餐都是煮素面,一把5元的挂面可以吃两天;偶尔接受好心人提供的快餐,她也不会舍得当午饭吃掉,而是带回家当做一家三口的晚餐。
不忘尊严
从小爱干净
每天洗衣服
蒋婆婆的衣服常常会被废品弄脏。她总是走到玻璃橱窗边,对着橱窗拍掉灰尘,拿纸巾擦去污渍,整理因弯腰被弄乱的头发……即使坐在花台边休息时,她也会找张餐巾纸,擦掉鞋上的灰尘。
从小爱干净的蒋婆婆,8岁时就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扫帚,打扫卫生,洗干净全家人的衣物。现在,蒋婆婆每天将家人换下的衣服洗干净,收拾房间。在她租住的“家”中,14年拣废品找到的生活品,有序地堆积在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里,地上几乎看不到尘土。“衣服就是脸,人不能不洗脸。”衣服没有污渍,垃圾袋口要缝牢,不能脏兮兮……这些她都时刻注意,为的就是不让别人感到脏乱和臭味,“别人看到了不好”。
在路人丢弃废品时,婆婆会停止翻拣的动作,站在一旁等待,她说,“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记者手记
婆婆很美
1.5米左右的身高,瘦弱的身躯,满头白发,双眼凹陷,手指骨节肿大,这是蒋婆婆给我的第一印象。
和蒋婆婆在公交车上聊天,她没有抱怨生活的艰苦,更多的是感谢市民的帮助。她还数次提醒周围的乘客,不要碰着口袋,免得弄脏衣服。后来,在春熙路上再次遇到婆婆时,她看着我笑了,“小伙子,上次谢谢你帮我提东西!”
婆婆很美,尽管生活不易,她却用自己的方式面对,言行中散发着自尊与自信;婆婆很美,尽管有很热心的市民伸出援手,她却不愿过多麻烦别人,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