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强经济惠民生 加速脱贫“摘帽”
11月1日,登高远眺,放眼广安市前锋区:道路纵横,厂房林立,机器轰鸣,高楼耸立,广场众多。
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立足区情、突出特色,着力培植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举全区之力,以攻城拔寨的决心,扎实推进脱贫“摘帽”工作,加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数据佐证:预计前锋区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增长7.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预计实现10.4亿元、78.3亿元、15.4亿元,分别增长4.0%、6.8%、10.8%。
截至9月底,全区新签约项目67个,协议到位资金达106.3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1个),高端装备制造、高端轻工与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5.3亿元,一座以高端装备制造和轻纺产业为特色的产业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陈定军 甘凤云 蒋雨 文/图
做强产业支撑
发力经济“稳增长”
10月27日,川渝合作示范区前锋商贸集聚区建设项目现场,电子商务集聚区、海晶石油油库、LNG气化站等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光前集团、吉中汽饰等企业的生产车间同样一派繁忙。
今年,前锋区紧紧围绕“项目年”建设,注重体制创新,通过大项目推动前锋加速构建生产型、生活型物流体系,加快打造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产业是地方经济的造血之源。建区以来,前锋区紧紧围绕“做强龙头产业”目标,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全力推进装备制造和轻纺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制鞋、皮具等制造业,强力推进西部牛仔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制鞋产业园等一批重大轻纺产业项目建设。
目前,仅西部牛仔产业园就已引进相关企业25家,成功搭建全市首个电商平台“中国广安·前锋商城”。
前锋还重点围绕长安、力帆等汽车和摩托车机电企业进行零部件配套,将光前集团、永帆金属等纳入机电产业核心配套体系,加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集聚、集约、抱团发展,产值过1亿元企业已有11户企业。“我们一直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让所有投资前锋的客商体验激情、实现梦想、收获希望。”前锋区委书记尹黎明表示,前锋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工业经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解决区内企业的用工难题,让更多未就业的贫困家庭搭上精准脱贫专车,今年前锋区接连举办数次大型招聘会,力争让农民工返乡就业、让更多困难家庭实现就业。
2016年,前锋区重点项目计划投资65.7亿元,1-9月,完成重点项目投资5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5%,超时间进度11.5个百分点;区本级共新增入库项目192个,计划总投资116.4亿元;全区新增城镇就业3873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29元、增长8.5%;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13.9%;“互联网+创客中心”将于10月底全面建成,预计11月中旬开园。
决战脱贫攻坚
谱写幸福“新篇章”
10月10日上午,在观阁镇石船村54岁村民刘显家110平方米的新房子里,煤气灶上正煮着饭。刘显家是易地扶贫搬迁户,今年9月他们一家人刚搬进这套成品房。“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脱贫的信心更足了。”刘显家说,老家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加上交通不便,生活一直很困难。搬进这套房子,第一次让他们家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
今年以来,前锋区聚焦群众关切的安全住房问题,打捆资金1.3亿元,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险搬迁等惠民工程,帮助贫困户挪“穷窝”。
为全省树旗帜、立标杆,前锋区健全一套体系、创新两项举措、强化三个保障、树立六大标杆,坚决兑现脱贫“摘帽”庄严承诺。“我们建立了‘12+6’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将‘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及区“摘帽”、村退出、人脱贫的具体指标,按行业系统和领导分工梳理归纳为12大类目标任务,并从区委、区政府主体责任到村级脱贫攻坚队伍实施责任分了6个层面的分解落实,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直至神经末梢。”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人信心满满。
决战决胜贫困,“财力”投入是保障,保障加力,“打胜仗”底气更足。今年以来,前锋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精打细算、精心使用,总投入扶贫资金7.2亿元,区本级财政投入2.3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400余万元,积极推进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聚焦扶贫,形成了财政、金融、社会、群众“四位一体”的多元投入机制。
前锋区创新实施脱贫攻坚信息化管理,开发全省首个“互联网+精准脱贫”APP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起区、镇、村三级信息显示终端,推进“供销+电商”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前锋区还紧紧抓住农户提效增收“牛鼻子”,坚持政策兜底+庭园经济+产业发展+公益岗位+务工就业等各种措施并举,增加贫困户收入。
目前,全区10个省定计划退出村已达到退出标准,计划脱贫贫困户550户1662人已达到脱贫标准,预计1-12月,计划脱贫户人均纯收入4860元、增长81%,全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4015元、增长40%。
增进群众福祉
描绘116项民生“新蓝图”
10月29日,暖暖阳光透过窗户,照着正在桂兴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看书的周其章老人。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电视、读书、健身、娱乐,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周其章说,自从镇上建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他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愿望得到满足。
今年,前锋区牵头实施的省市民生工程共11大类116项,涵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业促进等重点领域,为民众勾勒出一幅幅“幸福图景”。
为保障民生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前锋区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由区人社局、教科体局等23个区级部门牵头实施,覆盖所有乡镇,并分项目倒排工期,实施“月排进度、周报情况”制度,建设类工程具体到每个项目点,按月排出项目进度;对照倒排工期,各单位分别采取措施确保按计划推进;区惠民办按月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未达到计划工期的进行通报。
“民生工程项目多,牵涉面大,只有整合各方面力量,狠抓部门、乡镇之间的协作配合,才能确保民生工程快速高效实施。”前锋区惠民办负责人梅国介绍,基建类民生项目,往往前期手续办理繁琐的情况会成为拖延民生工程完成时效的一大瓶颈。对此,该区由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在项目立项、选址等手续办理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做到优先审批,优先办理。实施乡镇加强与牵头部门沟通衔接,及时报告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和问题,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
前锋区财政部门积极解决民生项目在资金上的后顾之忧,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按照民生优先的支出保障序列,逐项目、逐单位梳理民生资金需求,足额保障项目所需资金。“我们已基本做到区本级财政的7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新增财力的8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前锋区财政局局长胡志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