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总工会在全省金融行业开展金融精准 扶贫劳动竞赛 助推打好脱贫攻坚战
省总工会围绕全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根据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田向利对全省工会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要求,站位全省发展大局,着眼“三大攻坚战”,助推打好脱贫攻坚战,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组织全省23万金融职工开展“发挥金融合力,助推脱贫攻坚”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一、明确重点定目标,深度融合“金融+扶贫”
明确银行信贷投放、基础金融服务、贫困村帮扶、政策落实、竞赛组织推动情况五个方面为竞赛内容。确定竞赛四大目标,即:更加有力推动完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促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破解难题促创新,激活金融扶贫新引擎
一是发力个人精准扶贫。人行凉山州中心支行建立个人精准扶贫现场放贷工作机制,打通金融扶贫信贷服务最后一公里。省联社广安办事处研发推出扶贫信贷品牌“小康贷”,将扶贫信贷支持对象扩大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外的所有农户,扩大金融扶贫受益面。二是着力产业精准扶贫。广元市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在全省率先开展“政担银企户”试点,构建财金互动支持产业扶贫新模式,探索盘活农村资产、创新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破解粮食生产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抵押物难题的新路径。平昌农科村镇银行巧借“再贷款”探索扶贫新模式,引导扶贫企业开展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根据平昌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特色,推出“牲畜活体”抵押贷款、林权抵押、用益物权抵押、农业特色产权等接地气的担保方式,创建小银行金融扶贫新机制,推进金融服务更“普惠”。三是加强定点帮扶。人行成都分行派往昭觉特口甲谷村第一书记程举,帮助村里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创新使用相关经济、金融和信贷政策,进一步增强村民创业投入能力,增加村民收入。中信银行成都分行驻宜宾市来复镇通书村第一书记叶建彬,围绕全县“1+9”扶贫开发模式,突出抓实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创新了第一书记“三三工作法”在全省推广。四是打造“互联网+扶贫”。射洪农商银行借鉴“村淘”模式,通过“村委会+合作社+企业+协会”,依托四川农信“蜀信e·惠生活”平台,率先在射洪县5个贫困村探索搭建了村级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中心,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中行四川省分行联合省内15家知名企业共同建设“公益中国”精准扶贫共享平台,为贫困户提供专属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整合资源齐发力,金融精准扶贫显成效
一是金融资源加快向贫困地区聚集。各参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向贫困地区信贷投放,2017年末,四川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812.67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42%,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22.56个百分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同比增长49.35%(扶贫小额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3倍);个人及产业带动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0.05%;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22%。二是平衡向贫困户让利和金融支持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竞赛,促进了“扶贫再贷款+”模式的推广,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截至2017年末,共安排支农再贷款限额262亿元,扶贫再贷款限额176.17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4.33%,比运用其他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低3.53个百分点,支持建成扶贫(支农)再贷款示范基地272个。此外,在鼓励金融机构向贫困户让利的同时,四川对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按发放额的1%给予费用补贴,让金融机构实现“保本微利”,确保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三是有效落实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加大个人精准扶贫贷款推进力度,推广“分片包干、整村推进”工作责任制、金融精准扶贫到村到户联络员制,截止2017年末,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政村责任书签订率达到99%,金融精准扶贫到村到户联络员制度覆盖率达95%。加大对扶贫产业的精准支持力度,建立起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带动精准脱贫经营主体名录库;积极开展融资对接,全省举办产业扶贫融资对接会154场,签订贷款合同金额413.6亿元。四是加强金融扶贫信贷风险管控。搭建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评定信用镇1247个、信用村1.6万个、信用贫困户139万户。将财政分险和保险分险有机结合,构建多元风险防控体系,组织开展“政担银企户”财政金融互动扶贫试点,建立多元化风险分担防控体系。2017年末,四川金融精准扶贫不良贷款余额9.84亿元,不良贷款率0.26%,远低于全省2.61%的水平。五是不断深化贫困县支付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支付惠农示范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8.2万个,布放金融终端27.7万台,消除金融扶贫空白村1017个,并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出现新的金融服务空白,及时跟进政府规划,通过新增服务点、搬迁已有服务点、共享附近服务点等方式,已在1825个异地搬迁安置点布放2351个服务点,确保做好基础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