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55亿建减灾救灾体系:灾后半小时帐篷搭起来

02.06.2015  10:09

灾后重建项目———成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省民政厅供图

无人飞机。 省减灾中心供图

  数字点击

  物资储备

  ●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投资2.4亿元建成,有效库容3.7万立方米。

  ●我省已建立以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为中心,20个市级库为骨干、140余个县级库和近800个在自然灾害多发乡镇和边远村落建立的储备系统。

  防灾减灾

  ●我省已建立起与城市建设相配套、与公共设施相融合的大型避难场所20处、小型避难场所39个,新建或改建了1322个社区紧急避难场地。

  ●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总投资1.44亿元,总建筑面积12016平方米。

  指挥救援

  ●我省已建成覆盖 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205个应急指挥平台。

  ●目前,以1800余支队伍、16万余人的县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主体,以54支队伍、6000余人的省、市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骨干,144支队伍、68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已经形成。

  □本报记者 刘星

  连续降雨引发泥石流,阿坝州理县桃坪乡桃坪村谢溪沟道路堵塞,人员被困。半小时后,救灾帐篷就在村里的空地上搭建起来了。这是5月27日,阿坝州理县举行2015年防灾救灾应急演练的一幕。

  演练现场,省减灾委办公室主任、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王绪恩神情淡定,“这样的救灾速度不仅仅是理县,全省各地都能做到。

  这份底气,来源于我省综合减灾救灾体系的建设。“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累计斥资约155亿元,建设包括综合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综合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和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在内的综合减灾救灾体系,共规划防灾减灾项目422个。

  综合减灾救灾体系具体如何运转?近日,记者进行探访。

  一问:效率如何?

  从接到命令,到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尼泊尔灾民手中,我们仅用时24小时

  5月28日上午,成都市双流县航空物流园区里,蓝白色相间的方块体建筑就是我省综合减灾救灾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投资2.4亿元建成的储备库,有效库容3.7万立方米。

  储备库设计之初,仅要求“覆盖四川、辐射西南”,但在前不久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后发挥了大作用。“从接到命令,到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尼泊尔灾民手中,我们仅用时24小时,比民政部要求的提前了12小时!”储备库主任姜波说。

  快速,源自曾经的伤痛。“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各地救灾物资告急,当时省内仅有位于成都武侯区机投镇的省物资储备中心,不仅库容量严重不足,而且离机场、高速公路、铁路都较远。

  鉴于此,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从项目选址到库容量,再到装车时间等均全面升级。这里临近大件路等多条交通要道,还有两个直升机停机坪,以备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我省灾害应急救助物资储备系统还实现从“布点”向“布网”转变。

  “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好的办法是各地都备水。”王绪恩介绍,我省已建立以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为中心,20个市级库为骨干、140余个县级库和近800个在自然灾害多发乡镇和边远村落建立的储备系统。“全省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灾害,12个小时内都能把必需物资送到老百姓手中。”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苏章辉表示。

  大小近千个物资储备库,实现了灾后救援“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那么“有安全住所”又如何解决?

  大量资金被运用到另一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应急避难场所。如今,我省已建立起与城市建设相配套、与公共设施相融合的大型避难场所20处、小型避难场所39个,新建或改建了1322个社区紧急避难场地。

  “灾难发生后,我可以在一秒内告诉你老百姓该去哪儿。”5月29日上午,在省减灾中心,项目经理龙泽全在电脑上打开四川省行政区划图,随意点到眉山市仁寿县城区,系统立即显示“最近避难场所:仁寿县体育广场,可容纳15000人”。

  目前,我省已建成覆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205个应急指挥平台。其中,四川省减灾中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科技水平最高的省级减灾中心,也是应急指挥体系的核心。

  二问:资金怎么管?

  用法制堵住“霉变救灾物资”的漏洞,救灾资金发放前严格精准核实灾情

  仓库建好后,里面的物资能买够用好么?人员密集的应急避难场所在突发状况时,会不会发生踩踏、火灾等事故?救灾款发放如何保证公平?

  大量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好后,上述问题凸显。

  前几年,“救灾物资霉变”的新闻曾见诸报端。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作为省综合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中一部重要法规,2011年8月,《四川省救灾物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储备救灾物资的品种主要为棉衣裤、帐篷等生活用品,而食品类物资可委托当地有关供应商(厂)家定点代储。

  “比如方便面,我们就可以请超市代储,这样就避免了霉变过期等问题。”盐亭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加强监督,《办法》还明确,各级民政部门应在每年4月底和10月底前,逐级向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上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

  法制,是确保防灾救灾资金用好管好的最好办法。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各地灾区修建了大量临时板房区。但板房所占用的大量土地因为经过硬化无法复耕。为此,去年11月,省减灾委出台《四川省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应避开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和有林地,尽可能地与灾后重建规划相衔接”。

  最重要的救灾资金该如何合理分配?所谓“根据灾情大小而定”,灾情由谁来核实?

  “不能简单靠下面报送灾情。”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表示,除了让基层快速报送灾情,还通过“千里眼”“顺风耳”核实灾情,只有两者匹配才算灾情准确。

  5月6日至7日,我省四地模拟灾情发生,一套现代化的核灾体系也“浮出水面”:都江堰市,无人机爬升至600米高空,传回方圆20公里的动态图像;泸州市,野外卫星便携站传输回流畅画面……

  “千里眼”传回图像时,“顺风耳”也在提交数据。在丹棱县,一位乡镇工作人员点开手机APP应用程序,手机屏幕上弹出灾情名称、影响人口、农牧、房屋等多项表格。他迅速将表格填好,数据立即传向县民政部门和省减灾中心。

  “比如一个地方报送的灾情是倒房户达到90%。而我们航拍的图片却显示倒房户没有达到这个比例,我们就不会采纳这个90%的数据。”省减灾中心技术装备负责人说:“两者必须一致,才具有可信度。

  三问:体系成效如何放大?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将防灾减灾意识根植于每个百姓心中

  走访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均有共识:一个真正有用的综合减灾救灾体系,不仅应用于灾难发生后,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能力,必须根植于每个老百姓心中才能真正有效。”苏章辉说,155亿资金,还有很大一部分花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上,包括预警体系、救援体系建设等多项内容。

  今年5月12日,经过7年的规划与建设,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馆。当天,500多位市民、离退休老同志和中小学生在馆内互动学习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等。

  总投资1.44亿元、总建筑面积12016平方米的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是全国首个省级防灾减灾主题教育场馆,也是我省综合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项目。该馆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省综合减灾救灾体系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强宣传教育,不仅仅是建几个场馆这么简单。在建设综合减灾救灾体系中,我省强调通过演练将防灾减灾知识转化为能力。仅在2012年“5·12”前后,我省举行了涉及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了党、政、军、警、民等各条战线和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各个基层单位的大演练。全省各级共组织开展了202个综合演练,2万余次防灾避险逃生演练和各种应急队伍集结的单项演练。如今,这已经是常态化工作。

  除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给百姓,我省还完成4660名乡镇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培训和职业鉴定。目前,以1800余支队伍、16万余人的县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主体,以54支队伍、6000余人的省、市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骨干,144支队伍、68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为补充,装备优良、布局合理、服务全川、应对灾种齐全的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通过省减灾委牵头,多部门磋商后,我省预警体系已经形成:在极端和突发天气过程中,职能部门及时提供最新雨情、水情、汛情和地质灾情,提前发出重要天气预警预报。预警预报信息生成后,依托村(社)、镇(乡)、县(区)基层灾害信息员网络,及时将天气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县、乡、村、组、户和相关施工单位,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为自然灾害应对中提前转移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