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为5.8万贫困人口提供精准扶贫
扶贫帮困有了“私人订制”
“蒋大哥,城里的‘亲戚’又看你来了!”9月8日清晨,安居区拦江镇马河嘴村的蒋大民刚给一群跑山鸡喂完食,村支部书记蒋茂艳便领着客人出现在鸡棚边。指着活蹦乱跳的大花鸡,蒋大哥向客人连声道谢:“多亏你们帮忙呀,这条路算是走对了哟!”村支部书记口中的“亲戚”,就是定点扶贫马河嘴村的安居区委宣传部的党员干部。
“把脉处方,对症下药;私人定制,精准扶贫”,安居区对82个贫困村将采取“私人订制”的方式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如在产业扶持方面,将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农业生产状况,积极引导其调整产业结构,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充分发挥各村地理优势,集中力量三年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战役,让5.8万贫困人口在三年之内全部脱贫。
精准识别
群众评定贫困户
“贫不贫困,群众大家来评!”8月25日,在安居区拦江镇大溢湾村,村民张新诚告诉记者,“这次贫困户评定工作,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知晓而且积极参与,即使这次没有评上,我们一家都心服口服没得怨言,比我家困难的群众还多啊。”
近段时间,安居区21个乡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全面按照部署,紧紧依靠81万群众,全面发动群众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评定工作,核准对象,摸清家底。
“穷不穷大家晓得。”柔刚街道办事处琼江社区居民王英说,只有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评出来的贫困户大家才服气。“像我们这个小组评选就是以每家每户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评选当天,50多名户主代表来到现场,采取自己报名、大家提议、举手表决等方式评选贫困户,由于大家都不好意思主动提出,最后由居民集体提名了两户,大家都没有异议,于是签字同意表决通过。
“我们的贫困户都是群众自己选出来的,不是党员干部随便指定的,而且我们老百姓居住得这么近,哪家富裕、哪家穷,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评选出来的结果可以随时接受检验!”居民廖绍华说。
“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督察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操作不够规范,程序不到位,甚至暗箱操作、优亲厚友,或者弄虚作假,分户合户。”安居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认为,民主评定贫困户,从源头上防范由少数人说了算。
对症下药
让贫困户有盼头
60多岁的唐际如老人是拦江镇大溢湾村的贫困户,老人因工伤致残,子女都在外面,老伴长期服药,家里无劳动能力。针对老人的实际情况,当地干部今年初帮他落实了低保政策,挂片帮扶大溢湾村的区城管局还为他们家送来了鸭苗。近日,记者来到唐际如老人的家里,他正在喂鸭子。“看嘛,他们帮我们家解决了低保,还送来了鸭苗,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啊。”唐际如高兴地说,镇政府和城管局的干部们对他很好,像家人一样照顾他,“明年我一定争取脱贫。”
“我们在帮扶困难群众时,始终坚持对症下药。”拦江镇党委书记舒玉明介绍说,该镇采取托底救助让特困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的同时,针对辖区贫困户无固定收入的实际,充分利用拦江镇小城镇开发的优势,着力在扶持创业、扩大就业、改善基础设施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针对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制订具体的脱贫举措和帮扶内容。其中,有创业能力的,鼓励和扶持他们创业;有劳动技能的,帮扶他们就业;丧失劳动能力的,加大救助与帮扶力度,使其早日脱贫。
产业扶持
让贫困户有赚头
安居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积极探索长短结合的扶贫方式,既有短期能增收的方式,又有能长效脱贫的产业,并结合贫困群众自身情况订制脱贫“套餐”,走出一条精准脱贫的新思路。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安居区聚贤镇同盟村村民李素蓉被确定为贫困户。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该乡引进的天伦葡萄产业园里打工。她说自己平时做一些浇水、修枝、采摘等轻巧活,一年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
像这样由政府搭台,为产业基地和贫困群众牵线的模式在安居区已全面推广。
除了让贫困群众在短期内挣钱改善生活,一些乡镇还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经济效益较好。
据了解,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安居区各单位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各单位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根据贫困户的主要意愿和客观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确保5.8万余贫困户三年内全部脱贫。同时,9月2日,安居区还组织召开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会,为了实现精准扶贫,帮助全区82个贫困村尽早摘掉贫困帽子,安居区从区直部门和乡镇机关选派了82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任职期3年,任职期间要吃住在派驻村,与村干部同考勤同考核,帮助派驻村做好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重点工作,
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安居区还建立扶贫统计监测数据定期分析评估制度,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每年对有扶贫任务的乡镇下达减贫任务,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建立扶贫开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权重,把扶贫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作为党政主要领导年度政绩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乡镇(街道)”制度。加强行业扶贫工作考核和定点帮扶工作督察,定期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记者点评
伴随安居区扶贫攻坚拉开序幕,精准扶贫吹响了“号角”,偏远贫困乡村成为“主战场”。“第一书记”下派农村,领导干部“沉”下身子,亲自走访贫困村民家庭,进行详细调研……这道靓丽的“风景线”赢来了民众拍手称赞。
扶贫工作很复杂,但同其他工作也有相通的地方,必须弄明白“贫困现状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同时,扶贫也有其特殊性,每一个村子、每一户家庭的贫困现状不尽相同,地理位置、发展潜力各异,走统一发展模式,复制成功致富经验,容易“水土不服”,注定难以脱贫成功。精准扶贫,就得在“量身定制”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找到脱贫的突破口。 要精准扶贫,就得一对一做好定制计划。在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制约贫困村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要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开展好种、养殖业、农村电商等技术培训,帮助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致富、同步小康。
作为帮扶的机关干部,也需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短处,文化理论知识强,见识广,但对“三农”工作缺乏身体力行的感受。在具体的帮扶过程,应时刻注意联系实际,不脱离群众,切不可心浮气躁,拍脑袋做决定,将扶贫工作简单化、模式化。
精准扶贫,是干部与群众共同商议发展大计的工作,农民是主体,干部须多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努力解决困绕群众脱贫的困难,为贫困家庭“量身定制”一条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来。
(记者 曾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