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一号文件咋落地?四川四部门负责人谈新举措
(四川日报记者 李淼) 2月1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省委一号文件发布会上,涉农的四川省委农工委、农业厅、旅游局、扶贫移民局四部门负责人集中答记者问,谈一号文件具体落地。
A 、农村改革深水怎么趟?
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上半年拟开改革汇报会再推进
四川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新元:四川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当前,试点工作主要两个层面:国家层面部署的试点。主要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先行先试,探索出很多改革路径,目前还在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整省推进试点,今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要完成75%。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中,成都、内江市中区、巴中巴州区、眉山彭山区4市(区)正按开展前期工作。中央部署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四川目前正在争取中。还有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试点,成都市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等试点事项,正紧锣密鼓开展。
省级层面部署的试点。主要有,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试点、耕地保护基金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农房产权确权登记试点等等,这些项目主要围绕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大部分已在实施中,个别项目还在完善方案,待中央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准备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汇报会。
B 、适度规模经营如何加快推?
新增补贴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用地指标按比例用于配套设施
四川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牟武俊:今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支持农户承包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是先决条件。
鼓励各地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并优先流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有条件地方可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大扶持完善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其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政策性农村产权交易担保公司或农业投资公司,优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措施,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特色种养业保险品种,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公司选择运行规范的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从2015年起,市县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留出一定比例,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税费。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作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的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各有优势,要多元化、融合式地发展。
C 、乡村旅游咋提升?
打造四大乡村旅游示范带
实施乡村旅游十大工程
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郑学炳: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助农增收成效显著,根据省委省政府“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要求,去年已出台《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7年)》。计划每年推进省级20个、市(州)级100个,县(市、区)级200个共320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打造环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片区乡村旅游示范带,引领全省提升发展。
同时,实施乡村旅游十大工程:一是实施示范项目带动工程。二是实施规划标准引领工程。按“乡愁”标准,编制《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编制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参考资料。三是实施精品建设工程实施,创建一批乡村人文类国家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四是实施基础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千村旅游富民计划”、“万户民宿服务达标计划”。五是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编制《四川省民宿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意见》。六是实施乡村旅游智慧工程,向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信息网络服务。七是实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培养培训工程。继续开展“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实施千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培训计划。八是实施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工程,积极推动农林渔牧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加快乡村旅游购物网点建设。九是实施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提升工程,重点抓好四季版第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和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十是实施乡村旅游扶持提升工程。编制《全省乡村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旅游扶贫试验区和旅游扶贫机制体制创新试点建设。
D 、精准扶贫如何精准实施?
制定改进贫困县领导班子考核意见
抓好旅游光伏等精准扶贫工程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刘兵:今年推进精准扶贫有5大举措,推动扶贫开发全面转型,确保真扶贫、扶真贫落到实处。
强力推动减贫责任落实。层层签订减贫目标责任书,制定改进贫困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实施意见。配套贫困县约束机制,明确必须、提倡和禁止作为事项;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明确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统筹整合扶贫资源。加大省市县三级财政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强力整合行业项目资金,全域推进“五大扶贫工程”。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开展好扶贫日活动,深入开展“结对认亲、爱心扶贫”活动,着力打造扶贫公益品牌。
着力抓好贫困信息核实。抓好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对贫困数据进行核查、倒查,确保扶贫对象真实、准确、可靠。找准扶贫对象致贫类别和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帮扶措施。
完善优化精准扶持措施。完善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精准引导到最贫困村、最困难户和贫困群众最紧迫事情上。出台更加细化实在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探索直接、委托、股份合作扶持等模式。抓好职教培训、小额信贷、易地搬迁、旅游、光伏扶贫等精准扶贫工程,特别是大力支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严格监管扶贫资金项目。加强扶贫资金项目审计稽察和监督评估工作,试行引入第三方监督。严肃查处损害贫困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守住扶贫资金使用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