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盛会在京开幕

30.11.2017  22:06

2017年11月28日,为期两天的“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科技部基础司、合作司、资管司、核聚变中心共同主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协办。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本次会议。来自科技部、外交部、中科院、中核集团公司代表、ITER计划其他六方成员代表以及来自行业部门、相关领域的研究院所、知名高校、企业的约300名代表参会。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副院长童洪辉、段旭如、陈庆川,科研代表出席盛会。

本次会议分为“回顾”与“展望”两个单元。在“回顾”单元,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做了题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ITER计划执行和核聚变研究工作进展》的大会报告,分别从ITER计划进展、核聚变研究进展、挑战与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参与ITER计划的成果。报告指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业从事聚变研究的科研机构。自建院以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先后建造、运行了22个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磁约束聚变研究装置。其中,成功建造并运行了HL-1(中国环流器1号)、HL-1M(中国环流器新1号)和HL-2A(中国环流器2号A)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历程中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实现了中国受控核聚变从理论研究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研究的跨越,使我国跻身于国际受控核聚变能源开发的前沿舞台。近年来,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约束改善、输运、高能粒子等实验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世界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一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队伍,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受控核聚变领域的话语权。

此外,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李继全、许敏、谌继明、冯开明、杨青巍5位科研代表分别以《HL-2A托卡马克装置实验进展报告》、《国际热核实验堆第一壁材料》、《中方ITER-TBM项目进展》等为题做学术报告,介绍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聚变理论、实验、工程、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

刘永院长在京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作为中国加入ITER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承担了ITER计划中多个关键部件的研制任务。包括磁体支撑系统、包层第一壁、包层屏蔽模块、气体注入系统等采购包项目。针对ITER采购包任务,在设计创新、特殊材料研制、材料连接技术、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和试验检测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一系列聚变工程关键技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承担采购包项目的过程中,取得一大批先进成果。比如研发的第一壁在国际上率先通过认证;此外,还成功建造了ITER磁体支撑全模型多维静力测试系统,为ITER装置和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为ITER装置的建造提供了保证,同时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谈到下一个十年中国核聚变的发力点在哪里时,他强调,首先是要高质量地完成ITER采购包的相关任务。其次,还要参与到ITER后续的运行当中去,培养有运行经验的人才。此外,中国核能发展有着三步走战略,即热堆——快堆——聚变堆。在完成ITER项目的过程中,要着眼于今后的聚变示范堆,去布局这中间的关键技术,通过不断努力,攻克相关制约技术,为后续聚变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院官微